诗词六六 > 诗人 > 张九龄 > 张九龄古诗词大全

张九龄的诗

本页收录张九龄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张九龄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张九龄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张九龄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张九龄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唐代:张九龄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沈。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嵚。
多慙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
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
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
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
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三

唐代:张九龄

永叹常山宝,沈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

唐代:张九龄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唐代:张九龄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慙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啓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杖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感遇十二首 四

唐代: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十二首 二

唐代:张九龄

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一

唐代:张九龄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感遇十二首 八

唐代:张九龄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登古阳云臺

唐代:张九龄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臺有余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啓。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臺

唐代: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余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弔,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感遇十二首 九

唐代:张九龄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

唐代:张九龄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
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余滋含宿霁,衆妍在朝暾。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余意,心恻不可谖。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
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
虽无成立効,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

临泛东湖

唐代:张九龄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
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
乘流坐清旷,举目眺悠缅。
林与西山重,云因北风卷。
晶明画不逮,阴影镜无辨。
晚秀复芬敷,秋光更遥衍。
万族纷可佳,一游岂能展。
羇孤忝邦牧,顾己非时选。
梁公世不容,长孺心亦褊。
永念出笼絷,常思退疲蹇。
岁徂风露严,日恐兰苕剪。
佳辰不可得,良会何其鲜。
罢兴还江城,闭关聊自遣。

感遇十二首 三

唐代:张九龄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后行之戏因命僕继作

唐代:张九龄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余论,怀此更终朝。

感遇十二首 十二

唐代:张九龄

闭门迹羣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感遇十二首 六

唐代:张九龄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唿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衆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杂诗五首 四

唐代:张九龄

湘水弔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感遇十二首 十

唐代:张九龄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杂诗五首 五

唐代:张九龄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
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三

唐代:张九龄

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
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
旧室容衣奠,新茔拱树栽。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三

唐代:张九龄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奉和圣制次成皐先圣擒建德之所

唐代:张九龄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奉和圣制送十道採访使及朝集使

唐代:张九龄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首路迴竹符,分镳扬木铎。
戒程有攸往,诏饯无淹泊。
昭晰动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兹念,克终期所託。
行矣当自强,春耕庶秋获。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一

唐代:张九龄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简介资料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