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释师范 > 释师范古诗词大全

释师范的诗

本页收录释师范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师范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师范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师范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师范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偈颂十七首 其一六

宋代:释师范

光景怱怱若逝川,旧年去了又新年。
年来年去自来去,底事何曾有变迁。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七

宋代:释师范

晓来瑞气郁葱葱,流出恩波自九重。
地厚天高何以报,饱看南岳祝融峰。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一

宋代:释师范

天清地宁,庆袭一人。
九州四海,咸被尧仁。
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临济贊 其二

宋代:释师范

窃不见踪,败不见赃。
是真白拈,其谁与当。

言法华贊

宋代:释师范

褰裳而趋,或然而住。
咄咄书空,喃喃独语。
尽语渠侬转法华,知得身心在何处。

普化贊

宋代:释师范

恣意放颠放獃,走徧前街后街。
就中一处尀耐,大悲院里有斋。

达磨祖师贊 其三

宋代:释师范

触忤梁王,恓恓渡江。
九年冷坐,重重话堕。
一花五叶自芬披,不在春风着意吹。

维摩居士贊 其二

宋代:释师范

示疾毗耶,平地风波。
医不得处,病在口多。

渔妇观音贊 其一

宋代:释师范

腥秽通身不自知,更来渔市讨便宜。
就中活底无多子,提向风前卖与谁。

林泉野人

宋代:释师范

乐哉林泉人,自得林泉趣。
渴则掬泉饮,健则穿林去。
几见幽鸟啼黄叶,聚薰入奏雪飞絮。
四时适吾意,万象为吾侣。
有人更问意如何,笑指岩前大松树。
阿呵呵,快活快活,有甚讨处。

臭庵

宋代:释师范

全无气息,直是薰人。
无鼻孔者,方堪与隣。

寄云居掩室和尚 其一

宋代:释师范

鹫峰云散霜天冷,南北东西片月孤。
喜得江湖好消息,点胸尊者在云居。

次长沙赵督相送惠首座韵 其一

宋代:释师范

行脚亲曾到地头,固知不是等闲游。
归时有问五峰信,为报龙渊已绝流。

花光十梅 正偏自在

宋代:释师范

花合花开有正偏,不完全处却完全。
要知根蔕从何得,多见生埋洞水边。

颂古四十四首 其三二

宋代:释师范

同舟共赏洞庭春,终日徘徊柳岸阴。
却得渔人加橹棹,等闲抹过碧波心。

颂古四十四首 其二五

宋代:释师范

共乐昇平道泰时,相逢终不展鎗旗。
随宜淡饭清茶外,困卧闲行几箇知。

颂古四十四首 其一三

宋代:释师范

南岳峰前老石头,怜儿何事不知羞。
为人点眼长伸脚,直至而今懒不收。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三

宋代:释师范

达磨西来,添盐减醤。
后代儿孙,千般万样。
谁信碁盘石,元在凌霄上。
山僧恁么道,已是龟毛长数丈。

兴化益长老请贊

宋代:释师范

益无所益,为无所为。
迥超玄化,杳绝机宜。
桃红李白自芬披,问着东风总不知。

复古

宋代:释师范

麦已登场稻满田,蒉桴土鼓乐平平。
不知将谓羲皇世,元是天开宝庆年。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三三

宋代:释师范

作者相逢,你西我东。
水归沧海,月上孤峰。
放出城中老鼠,咬杀村里大虫。
因甚如此,闽蜀同风。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六

宋代:释师范

一二三四五,各各面相覩。
甜瓜彻蔕甜,苦瓠连根苦。

日本琳上人请贊

宋代:释师范

头拄天,脚踏地。
大宋国里鼻孔,日本国里出气。
觉琳持此归故乡,大似波斯入閙市。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一○一

宋代:释师范

来无所从,南高峰,北高峰。
去无所至,东涧水,西涧水。
幻泡忽灭,证得乌龟成白鳖。
清风未已,须信高原元不死。

宁海接待

宋代:释师范

烟波尽处良田阔,歧路穷时活计新。
南北憧憧故多士,不知谁是饱参人。

释师范简介

释师范简介资料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岩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复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岩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为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