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孙觉 > 孙觉古诗词大全

孙觉的诗

本页收录孙觉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孙觉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孙觉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孙觉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孙觉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句 其一

宋代:孙觉

千里暮山横紫翠,一鈎新月破黄昏。

介亭

宋代:孙觉

真人昔未起,奔鹿骇四方。
连延天目山,两乳百里长。
有地跨江海,无种生侯王。
中宵燎穹旻,列石表坛场。
朱旗大梁野,英气吞八荒。
寥寥百年后,故物亦已亡。
所余彼巉岩,峰巅屹相望。
主人承明老,星斗工文章。
筑亭紫霄上,坐客苍株旁。
攀云弄明月,晓星生扶桑。
禹山隔波涛,简书永埋藏。
愿逢希夷使,水土还故常。

寄黄山故人

宋代:孙觉

鬓毛黑漆面如丹,曾待亲舆作长官。
天禄雠书身长大,江都入梦涕涟澜。
窗中山色经秋瘦,枕底溪声入夜寒。
三十六峰应好在,何年更得上楼看。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

宋代:孙觉

汨汨尘劳不自堪,驼裘鞭马度晴岚。
洞天窅窕清都邃,神水歊蒸翠釜涵。
列岫过霜仍晻暧,双松迎腊正骖驔。
此心久已蒙师指,更许山中为结庵。

题范公堂

宋代:孙觉

萧萧狱曹掾,有堂名范公。
岁月益已久,父老传清风。
维时狴牢下,枉直情毕通。
太守异趣舍,挺然不回从。
事事争救之,粉屏记其终。
殆公三年归,字满无所容。
官小俸禄薄,家居率穷空。
卖马以自给,徒行气弥充。
后公在朝廷,搢绅伏其忠。
三黜坐正谏,流离成老翁。
我欲绘公像,置祠狱官中。
公名塞天壤,文字未易工。
不若揭以榜,因之晓愚蒙。
后来仰高山,相与传无穷。

句 其二

宋代:孙觉

儿童窃食不知禁,格磔山禽满院飞。

存目

宋代:孙觉

诗题:寄墨首句:徂徕无老松。

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

宋代:孙觉

文章异域有知音,鸭绿差池一醉吟。
颖士声名动倭国,乐天辞笔过鸡林。
节髦零落毡吞雪,辩舌纵横印佩金。
奉使风流家世事,几随浪拍海东岑。

次韵秦少游

宋代:孙觉

青髮从游各白袍,老来邂逅更陶陶。
尺书继月传双鲤,相见何时咏百劳。
谏草十年聊阁笔,坐棠三郡不更刀。
灵崖泺水堪行乐,时事纷纷剧猬毛。

因览蓬莱观雪唱和谨成二首 其二

宋代:孙觉

蓬莱高阁与天同,雪过栏干万里空。
湖海乍惊银汉落,干坤都在玉壶中。
扁舟漾漾思乘月,病骨飘飘欲御风。
辄莫画图传北阙,承明人更出江东。

题召伯斗野亭

宋代:孙觉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鬚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

因览蓬莱观雪唱和谨成二首 其一

宋代:孙觉

重湖复岭去连延,氛霭消沈雪后天。
缥缈三山浮海上,参差群玉露峰巅。
使君宴集仍侵晓,迁客登临欲判年。
洒落尘怀对清绝,向来身世两翛然。

初至汤泉

宋代:孙觉

川谷閟深阻,天时正莽苍。
聊同不速客,来浴自然汤。
茂宰蔼休政,道人栖凈坊。
怳如登十地,热恼顿清凉。

杂诗呈逢原

宋代:孙觉

鸿雁最知时,未逃罗与网。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鸣蜩腹空虚,见喙因其响。
丹凤穴九霄,虞人常梦想。

登集仙臺

宋代:孙觉

海风吹清秋,林叶飒已落。
山巅出高臺,隠隠在寥廓。
宾从果幽期,层轩瞰郊郭。
鸣驺应崖谷,篮舆转林薄。
兹地已荒凉,兹人故冥寞。
文识都未磨,山川恍如昨。
画屏见群峰,浓淡正参错。
烟云下卷舒,欻若搴翠幕。
莲开碧扶疏,眉修清绰约。
长松不知年,拔起立旁礴。
群龙上空虚,奋怒争拏攫。
丛篁与延蔓,斤斧聊疏削。
深或翳虫蛇,暮唯栖鸟雀。
两楠最潇洒,前轩宜所託。
枝干晚青青,几冒风霜恶。
更怜山下人,偏得山中乐。
种田灌山谿,却老斸山药。
荣辱祇偶然,人生似蒲博。
蹉跎缪轩冕,志尚本丘壑。
欲学山前翁,收身及耕凿。

游龙洞

宋代:孙觉

侧径萦纡入杳冥,神鑱鬼凿路岩扃。
天悬乳石婴华盖,壁隠莓苔矗翠屏。
九道寒江云外白,一池阳井雪中青。
还同康乐登临海,可共羊何笔不停。

过六合水亭怀裴博士

宋代:孙觉

昔同裴博士,酌酒俯庭柯。
晚岫潭潭碧,风池瑟瑟波。
苍崖遗老没,白首故人过。
转眄成陈迹,劳生可奈何。

题阎求仁虚乐亭

宋代:孙觉

禅房幽构径弯环,噪鹊鸣鸠尽日闲。
隠几冥濛超物表,画图彷彿见林间。
褰帘云吐池中月,岸帻天横竹外山。
秋兴已阑成丽句,板舆时此慰慈顔。

    孙觉简介

    孙觉简介资料 孙觉(一○二八~一○九○),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维扬志》卷一九),调合肥主簿。嘉祐中,进馆阁校勘。神宗即位,直集贤院,为昌王府记室。擢右正言,徙知通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知谏院、审官院。忤王安石,出知广德军。四年,徙湖州(《嘉泰吴兴志》卷一四)。六年,移庐州(同上)。歷知苏、福、亳、扬、徐诸州及应天府,入为秘书少监。哲宗立,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进御史中丞。以疾请罢,提举舒州灵仙观。元祐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八),年六十三。有文集四十卷、《荔枝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九二、《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