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司马光 > 司马光古诗词大全

司马光的诗

本页收录司马光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司马光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司马光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司马光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司马光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又书一绝戏呈

宋代:司马光

伯常远自郢中回,喜与愁心相继来。
幸得蒹葭依玉树,愁将瓦砾报琼瑰。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一

宋代:司马光

洛川秦野郁相望,风物山河旧帝乡。
涧底逢人问樵径,松间繫马宿僧房。
恨无同好携三雅,共讲前闻醉百场。
歷徧胜游翻怅望,日边回首远烟苍。

酬张二十五秀才南园遣意

宋代:司马光

花卉日相续,朝昏兴寄新。
露荷香入坐,风竹净无尘。
啸咏皆羣从,喧嚣远四邻。
须知轩冕客,富贵不关身。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一

宋代:司马光

知足随缘处处安,一身温饱不为难。
禅房窄小纔容榻,此外从他世界寛。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宋代:司马光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型。
朱衣老卿列,白首恋亲庭。
舟壑一朝失,泉臺万古扃。
音容宛在目,争免凈飘零。

河北道中作 其三

宋代:司马光

原上纍纍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
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别长安

宋代:司马光

暂来还复去,梦里到长安。
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三

宋代:司马光

沟暖冰初断,牎晴雪半消。
余寒不足畏,涂壁尽芳椒。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宋代:司马光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
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
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再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宋代:司马光

年老逢春犹解狂,行歌南陌上东冈。
晴云高鸟各自得,白日游丝相与长。
草色无情尽眼绿,花林多思袭人香。
吾侪幸免簪裾累,痛饮闲吟乐未央。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宋代:司马光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和君贶宴张氏梅臺

宋代:司马光

京洛春何早,凭高种岭梅。
纷披百株密,烂漫一朝开。
青女工黏缀,霜娥巧剪裁。
崑山云满谷,蓬堵浪成堆。
势拥樽前合,香从席下来。
蜺旌羾天起,练甲洗兵回。
不使光风散,曾无夜色催。
人稠衣馥郁,地狭舞徘徊。
民服召公化,时推何逊才。
淹留文酒乐,璧月上瑶臺。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六

宋代:司马光

裁缝大练成春服,慈俭由来性所钟。
肯使外家矜侈靡,车如流水马如龙。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宋代:司马光

东阁樽垒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
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八

宋代:司马光

首夏清和新雨晴,绿莎细软不妨行。
园夫遮道白何事,栀子花开斑笋生。

胡太傅挽歌二首 其一

宋代:司马光

行冠乡人品,文为学者师。
黄裳藴厚德,玉律俨清规。
大节人难夺,嘉谟世莫知。
仪型不可见,遗烈满丰碑。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内翰

宋代:司马光

眉似高僧秀,顔如童子红。
忠纯汲长孺,高洁夏黄公。
矫矫辽东鸖,冥冥塞北鸿。
自夸新酒量,像想百分空。

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

宋代:司马光

印节传唿洛北还,府庭无讼不妨闲。
度桥寒色侵春服,按辔晴光露晓山。
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通阛。
自知白雪高难和,忍愧谁能寄我顔。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宋代:司马光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长。
鹤飞来弔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看花四绝句 其一

宋代:司马光

洛阳相望尽名园,墙外花胜墙里看。
手摘青梅共挼酒,何须一一具杯盘。

春贴子词 皇帝阁六首 其二

宋代:司马光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
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宋代:司马光

想对白衣初满倾,执杯未饮已诗成。
怀贤孤坐悄无语,不是朝来困宿酲。

景仁招游东园马上口占

宋代:司马光

适野自可爱,况逢佳主人。
马穿官柳影,衣拂帝城尘。
物外谁知乐,樽前别有春。
年华己消歇,歷歷见松筠。

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其一

宋代:司马光

弱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臺。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宋代:司马光

朱门近在府园东,杖屦过从跬步中。
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
闲来高韵浑如鸖,醉里朱顔却变童。
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简介资料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