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葛天民 > 葛天民古诗词大全

葛天民的诗

本页收录葛天民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葛天民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葛天民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葛天民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葛天民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雪后 其一

宋代:葛天民

雪中多日静,湖上少人游。
秃树花为市,断槎鸥当舟。
一杯残腊酒,万古夕阳愁。
富贵非吾愿,葛天云正浮。

小舟

宋代:葛天民

万顷波中独钓身,短仓低屋旧丝纶。
自怜清夜歌明月,谁共沧洲采白苹。

题南翔寺

宋代:葛天民

南翔建自梁天监,白鹤不归江自转。
深禅空忆祖师齐,昔有老堪今有远。
我趁江鸥访远公,远公不有湖天晚。
七岁驱凫有几房,三百苾蒭无半面。
殿阁参差高入云,一堂可着千僧饭。
古柏槎牙不记年,柯如屈铁色苍藓。
古意偏关倦客怀,归舟有句无人遣。
明日中流遇阿英,连宵细说南翔院。
少待崇莲宝塔成,春风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数椽,子当力学如吾愿。
一任江花恼杀人,闲边自数飞花片。

开井

宋代:葛天民

小圃新穿土,中藏一丈空。
山腰泉脉透,井口树阴蒙。
浇药先资用,煎茶已见功。
甘凉羞自荐,汲许四邻同。

林间石

宋代:葛天民

摩挲只作钓矶看,相伴秦翁且住山。
霜洗旧稜人共瘦,藓侵孤韵鹤同闲。
因思樵牧分争处,已过唐虞揖逊间。
风月满林时憇寂,三生幽事梦中还。

湖村晚兴

宋代:葛天民

残霞伴孤鹜,远烧杂斜晖。
秋向诗中出,人从画里归。
柳塘双桨急,茅舍一灯微。
小艇穿篱入,蒲蓬正拥扉。

丈亭馆

宋代:葛天民

青山歷歷映江流,半是明州半越州。
亭下寒潮亭上客,不知来往几时休。

宋代:葛天民

黛拂双眉粉衬毫,翅烘晴日伴相遭。
戏勾穉子从花远,恐惹游丝莫鬭高。
栩栩倏来仍易散,深深交舞为谁劳。
吴王花草滕王笔,千载风流敌楚骚。

雪后 其二

宋代:葛天民

冷蕊通幽信,孤山欠几遭。
盃因寒更满,句到淡方高。
雪滴晴檐雨,松翻夜壑涛。
布衾虽似铁,犹念早趋朝。

孤山后写望

宋代:葛天民

凭高每嘆昔人非,空有群峰碍落晖。
大雅风流谁举似,长安秋草又衰微。
寒花负约开犹懒,幽鸟忘机趁不飞。
来往半生堪记处,西村灯火夜船归。

宿裴庵

宋代:葛天民

一径松杉迥,成阴见日稀。
山晴僧尽出,风暖燕交飞。
结子花抛树,拦人犬护扉。
闲看山月上,清坐更添衣。

玩蝶

宋代:葛天民

粉翅来何许,春风卒未休。
衆芳皆旧识,微雨是新愁。
鬭舞围墙角,贪香缀蕊头。
与花俱不语,相可自风流。

小隠自题

宋代:葛天民

水拍荒篱外,山攒落照边。
鸦鸦乘犊去,鸭鸭伴鸥眠。
思淡秋云薄,情高陇月圆。
武陵知避世,初不为求仙。

望越怀亲

宋代:葛天民

高帝陵边我故庐,白云惨淡带苍梧。
归心政与江流动,更着青山隔岸唿。

腊雪

宋代:葛天民

片片嘉平瑞,无声有耿光。
来虽成顷刻,酿亦费商量。
天阔花无頼,风休絮不狂。
孤山林处士,魂在陇头香。

水仙

宋代:葛天民

玉涧金寒窈窕身,翩翩翠袖挽青春。
水晶宫里成仙女,香醉山中得道人。
朔雪几回埋不死,南洲一出浄无尘。
朴翁老矣谁同调,相对无言意转亲。

和子舒冷泉夜坐

宋代:葛天民

亭空山尽入,人静夜初分。
乔木阴遮月,清泉影浸云。
不题波上叶,只採磵中芹。
涧水令人忆,何当入郡闻。

郊园避暑

宋代:葛天民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还同残梦乐,炙背负朝阳。

船子钧滩

宋代:葛天民

泽国茫茫水接天,孰云无法与人传。
见成风月难迴避,尽在华亭一钓船。

偶成

宋代:葛天民

始参龙象种,终现马牛身。
再整冲冠髻,难忘漉酒巾。
散花天上女,拨草道中人。
寄语林和靖,非翁不卜邻。

荷叶浦中

宋代:葛天民

急雨捎荷分外奇,珠玑狼籍锦纷披。
下塘六月关心处,西塞扁舟入手时。
却傍青芦深处宿,还思白石去年诗。
平生浩荡烟波趣,月淡风微只自知。

宋代:葛天民

此君别后稍添丁,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寒垂钓,数亩连苔昼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几回无语向青青。

幽居

宋代:葛天民

远怀日与静相宜,山色窥帘涧撼扉。
野草自花聊献笑,重云不雨谩垂衣。
人间事业难争长,睡里工夫独造微。
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

访端叔提干

宋代:葛天民

月趁潮头上,山随柁尾行。
大江中夜满,双橹半空鸣。
鴈冷来无几,鸥清睡不成。
平生师友地,此夕最关情。

尝北梨

宋代:葛天民

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
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

葛天民简介

葛天民简介资料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事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