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慧藏的诗 > 弄珠吟

弄珠吟

[唐代]:慧藏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宗》作「中人」)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宗》作「即」)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宗》作「么」)。
(见《祖堂集》卷十四,《宗镜录》卷十一收末九句)。

慧藏简介

唐代·慧藏的简介

慧藏,抚州人。嗣汉州什邡僧道一,列大鉴之四世。世称石巩和尚。诗一首。(《全唐诗》无慧藏诗,传录《景德传灯录》卷六)...〔► 慧藏的诗(1篇) ► 慧藏的名句

猜你喜欢

弄珠吟

唐代慧藏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宗》作「中人」)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宗》作「即」)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宗》作「么」)。
(见《祖堂集》卷十四,《宗镜录》卷十一收末九句)。

弄珠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作《翫珠吟二首》之一)

唐代天然

般若神(《灯录》作「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
隐现时游五藴山(《灯录》作「隐显常游五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
(《灯录》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
)用时无处复无踪(《灯录》作「觅时无物又无踪」),行住(《灯录》作「起坐」)相随常了了。
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
(以上四句,《传灯录》作「黄帝曾游于赤水,争听争求都不遂。
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僞。
」)吾师权指喻摩尼,採人无数入(《灯录》作「溺」)春池。
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远(《灯录》作「森罗万象光中现」),体用如如转无转。
万机珠对(《灯录》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
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
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僞。
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
(《灯录》无以上九句)烧六贼(《宗镜录》卷七六「贼」下有「兮」字),烁四(《灯录》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镜录》作「摧我山兮」)竭爱(《灯录》作「我」)河。
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宗镜录》作「枉」,《灯录》作「下任」)蹉{趷右下为也}。
亦非性,亦非心(《灯录》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体绝名言名不得(《灯录》作「全体明时明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
(以上皆见影印日本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覆刻本南唐招庆寺静筠二僧着《祖堂集》卷四)。

翫珠吟

唐代天然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伯作「酒」)自惺(《灯录》、《通载》、伯作「醒」)。
百骸俱(《灯录》、《宗镜录》作「虽」)溃散(伯作「悔尽」),一物镇长灵。
知(《通载》作「智」)境浑非体(伯作「智剑挥非体」),寻(伯、《灯录》、《通载》作「神」)珠不定(伯作「见」)形。
悟即(伯、《灯录》、《通载》作「则」)三身佛,迷疑万卷经。
在心心岂(《灯录》、《通载》、伯作「可」)测,居(《灯录》、《通载》作「歷」)耳耳难听。
罔像先天地,渊玄(《灯录》、《通载》作「玄泉」,伯作「悬泉」)出杳冥(伯作「名」)。
本刚非锻(伯作「断」)鍊,元净(《灯录》、《通载》作「镜」)莫澄停(伯作「亭」、《灯录》、《通载》作「渟」)。
盘泊(《通载》作「礴」)逾(伯作「转」,《灯录》、《通载》作「轮」)朝日,玲珑(伯作「铃鑨」)暎晓星。
瑞光流不灭,真澄(伯作「气」)浊还清(《灯录》、《通载》作「真气触还生」)。
鉴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劳(《灯录》、《通载》、伯作「罗」)笼法界明。
剉(《灯录》作「挫」,伯作「春」)凡功不灭(伯作「狭」),超圣果非盈。
龙女心亲献,虵(《灯录》、《通载》作「阇」)王口自倾(伯作「经」,《灯录》、《通载》作「呈」)。
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灯录》、《通载》作「意」)犹轻。
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
绝边弥瀚(《灯录》、《通载》作「汗」)漫,三(《灯录》、《通载》作「无」)际等空平。
演教非为教(《灯录》、《通载》作「说」),闻名不(《灯录》作「勿」,《通载》作「忽」)认名。
(伯无以上四句)。
二(伯、《通载》、《灯录》作「两」)边俱不(《通载》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须行。
见月休看(《灯录》、《通载》作「观」)指(伯作「纸」),归(伯作「知」,《灯录》、《通载》作「还」)家罢问程(伯作「逞」)。
识心岂测(《灯录》作「心则」,伯、《通载》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按:《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为其二。
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歷代通载》卷十六亦收此诗。
异文并注出。
《宗镜录》卷四十收「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二句,题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玄珠吟

宋代李光

黄帝曾游赤水北,遗了玄珠无处觅。
我今偶到海南村,烦恼泥中亲拾得。
珠体圆明光滴沥,流转根尘人不识。
只在寻常动用中,未见争知吾不失。
吁嗟世人空费力,欲见此珠须目击。
要令心息每相依,密密护持防六贼。

龙珠吟

唐代王质

蛇有黄,鸡有锦,蚌有珠,鱼有枕。
万物随身各怀宝,惟龙抱负超覆帱。
臆之上,颔之下。
声灵气焰焯光辉,威力神通宏变化。
小径寸,大围尺。
口中皎月戏吐吞,掌上流星恣抛掷。
存此珠,千年万年鳞不枯。
亡此珠,一蝼一蚁血可濡。
有水即珠荣,无水即珠悴。
有云即珠腾,无云即珠坠。
太阳真火力能铄,飞天夜叉势能制。
所以多潜岩壑睡,功成行满自在飞,天旋地转皆由之。
如人贤愚有九品,如人贵贱有十威。
三尺乌,勿能啄,大力鬼,弗能搏。
开通万类总圆明,照耀十方齐廓落。
珠正有,珠忽无。
犹存一念着吝惜,即入三界缠空虚。
丹霞烧佛独玩珠,关南打鼓喜获珠。
韶山心珠本无色,大海龙珠同一如。
干六爻,龙六变,潜见跃飞以次升,飞上九天须一转。
亢有悔,在上九,见无首,在用九。
藏威在首不在身,若到无时竟何有。
祇园佛,阙里翁。
下土虽分两圣域,上天同是一真龙。

弄珠潭

唐代陈岩

龙抱明珠出岸隈,夜光草木亦昭回。
叮咛莫向深潭睡,恐有人从颔底来。

骊龙珠吟

唐代天然

骊龙珠,骊龙珠,光明

题弄珠楼

明代陈子壮

鹤驾飞来仍旧屿,琴声放出是新波。

去年芳草王孙地,一曲沧浪孺子歌。

天渺琼楼飞梦少,夜深龙女抱珠多。

盈盈欲问三江水,尽浣缁尘制绿荷。

弄珠亭下柳

宋代文同

江柳早春前,蒙蒙弄紫烟。
未容长作带,已见乱飞绵。
远外分晴凫,深中泊暮舡。
惟应汉水色,奈尔一年年。

弄珠亭春望

宋代文同

岸柳无毵毵,春醲物象酣。
烟云分极浦,舟楫聚回潭。
上水鱼千万,眠沙雁两三。
遥怀无可奈,长是寄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