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韩愈的诗 > 宿龙宫滩

宿龙宫滩

[唐代]: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抑:低。更:又。 扬:高。
②激电:电闪雷鸣。惊浪:大浪。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③梦觉:梦醒。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宵残:天亮之前。
④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译文:
浩浩荡荡的流水,在滩头时抑时扬。
奔驰的流水令人疑心是闪电划过,惊起的白浪就象是浮霜一般洁净。
大梦醒来,只觉油灯罩着一轮光圈,深宵将尽,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
为什么我们通宵达旦的谈语,说来说去都是说的家乡琐事?

《宿龙宫滩》赏析

  该诗前四句是写龙宫滩之险奇,接下面两句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产生了共鸣。特别是那“宵残雨送凉”之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小雨送凉,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该诗最后两句写到:“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此景此地,此时此情,一旦梦醒,自然会心情激动,睡意全无,打开开心的话匣,套套不觉一直说到天亮,说的是故乡河阳老家都是他最最思念的地方。该诗另一半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历代中华诗词中一枝独秀的奇花。

  此诗中写尽了水势之浩荡,波涛之汹涌,惊涛令人如闻狮吼,骇浪激流快如闪电。就连经验丰富、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船老大,对此情景也不敢掉以轻心。

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杰...〔► 韩愈的诗(537篇) ► 韩愈的名句

猜你喜欢

宿龙宫滩

唐代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龙宫寺

宋代华镇

盐梅器业尚风尘,书剑曾游寂寞滨。
秀句玲珑满天下,应搜佳丽入机神。

龙宫操

唐代顾况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
鲛人织绡採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
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

宿玉龙宫

宋代周承勛

夜爇松脂火,朝焚柏子香。
举家来万寿,佳节遇重阳。
雨止云穿日,风高天欲霜。
吾庐篱下菊,应怪未还乡。

至五龙宫

明代区大相

山暝昼闻猿,仙宫向水源。

阴天龙护法,古洞鹤能言。

树密林先暗,泉鸣溪乱喧。

不辞登陟险,陡觉近天门。

剡溪杂咏 龙宫碑

宋代王十朋

曾到龙宫寺,拂尘观古碑。
何时无短李,肉眼可能知。

琴曲歌辞 龙宫操

唐代顾况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
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
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

游南内九龙宫

宋代苏舜钦

昔帝龙骧后,因池大此宫。
萧笳叠终日,旌仗展无穷。
绘塑神灵集,飞潜爪角雄。
阴轩常隐雾,暗堵亦含风。
巨盗来移国,天王遽避戎。
苍黄狩巴蜀,倏忽陷河潼。
阁殿回看远,尘氛久见蒙。
归来故基在,不与往时同。
叠瓦烟间碧,新蕖露下红。
波春荡初月,沙晚发悲鸿。
世变今无复,人愁杳莫终。
树穿瑶甃裂,碑碎玉楼空。
九曲皆遗石,诸王祗断蓬。
兴亡何足问,一一夕阳中。

宿龙回

宋代杨万里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

宿龙江

明代王宠

促柱多危弦,劳歌无缓调。游子倦风湍,羁人苦奔峭。

昨溯杨子津,今宿龙江徼。天高零露漙,夜迥哀鸿叫。

烂烂金波翻,耿耿玉衡照。淅沥蒹葭渚,微茫烟水峤。

川后戢澄澜,海童舒远啸。临深念畏途,鉴止非要妙。

百年何鼎鼎,恐贻静者诮。缅怀鸱夷游,侧想任公钓。

解我樊笼役,将穷山海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