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陈维崧的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
► 陈维崧的诗(126篇) ► 陈维崧的名句〕
清代: 陈维崧
谁家摇步障,明月夜,赏花天。
正壁带红稠,帘衣绿绉,夹路钗钿。
从前,也曾听处,渐如尘似梦记难全。
遮莫延秋门里,不然道政坊边。
铜仙,有泪泻如铅。
揽镜恼华颠。
讵飘零江海,重归故国,再上珠筵。
龟年,莫停歌拍,怕举头皓魄不常圆。
正月新蒲细柳,满场横竹哀弦。
誰家搖步障,明月夜,賞花天。
正壁帶紅稠,簾衣綠绉,夾路钗钿。
從前,也曾聽處,漸如塵似夢記難全。
遮莫延秋門裡,不然道政坊邊。
銅仙,有淚瀉如鉛。
攬鏡惱華颠。
讵飄零江海,重歸故國,再上珠筵。
龜年,莫停歌拍,怕舉頭皓魄不常圓。
正月新蒲細柳,滿場橫竹哀弦。
宋代: 无名氏
忆笙歌筵上,匆匆见了,□□相别。红炉暖、画帘绣阁,曾共鬓边斜插。南枝向暖,北槛里、春风犹怯。也应别後,不减芳菲,念咫尺阑干,甚时重折。清风间发,如天与浓香,粉匀檀颊。纱窗影、故人凝处,冷落暮天残雪。一轩明月。怅望花争清切。便教尽放,都不思量,也须有,蓦然上心时节。
憶笙歌筵上,匆匆見了,□□相别。紅爐暖、畫簾繡閣,曾共鬓邊斜插。南枝向暖,北檻裡、春風猶怯。也應别後,不減芳菲,念咫尺闌幹,甚時重折。清風間發,如天與濃香,粉勻檀頰。紗窗影、故人凝處,冷落暮天殘雪。一軒明月。怅望花争清切。便教盡放,都不思量,也須有,蓦然上心時節。
宋代: 晏几道
都人离恨满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後千里,更见是何年。骢骑稳,绣衣鲜。欲朝天。北人欢笑,南国悲凉,迎送金鞭。
都人離恨滿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後千裡,更見是何年。骢騎穩,繡衣鮮。欲朝天。北人歡笑,南國悲涼,迎送金鞭。
宋代: 晏几道
都人离恨满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后千里,更见是何年。
骢骑稳。绣衣鲜,欲朝天。北人欢笑,南国悲凉,迎送金鞭。
都人離恨滿歌筵。清唱倚危弦。星屏别後千裡,更見是何年。
骢騎穩。繡衣鮮,欲朝天。北人歡笑,南國悲涼,迎送金鞭。
明代: 刘崧
我里经丧乱,亲故存者稀。昨来寻旧溪,径路各已非。
石底塌枯井,草间遗败扉。因仍十载馀,荡覆兵与饥。
但闻相携去,不见一人归。寒日下荒原,山水澹不辉。
往事焉得诘,泪下忽沾衣。独寻古道还,时逢山鸟飞。
我裡經喪亂,親故存者稀。昨來尋舊溪,徑路各已非。
石底塌枯井,草間遺敗扉。因仍十載馀,蕩覆兵與饑。
但聞相攜去,不見一人歸。寒日下荒原,山水澹不輝。
往事焉得诘,淚下忽沾衣。獨尋古道還,時逢山鳥飛。
明代: 郑学醇
漫游曾到骆瓯西,万事关心醉懒题。风雨渐多春渐老,绿阴浓匝乱莺啼。
漫遊曾到駱瓯西,萬事關心醉懶題。風雨漸多春漸老,綠陰濃匝亂莺啼。
宋代: 方回
春暖鶑簧绝,宵寒鬼燐微。
美人应骨朽,华屋已灰飞。
巷陌名空在,毗邻事总非。
昔贤歌麦秀,不必泪霑衣。
春暖鶑簧絕,宵寒鬼燐微。
美人應骨朽,華屋已灰飛。
巷陌名空在,毗鄰事總非。
昔賢歌麥秀,不必淚霑衣。
宋代: 罗公升
逝水日已远,愈觉别恨重。
岁月不可留,又已闻鸣蛩。
故衣余手泽,见肘未忍缝。
遥知春去后,飞花散无纵。
游魂定何依,马蹄隔千峰。
谁与持麦饭,一洒冢上松。
凭高酹觞酒,聊以写我胸。
彭殇同所归,百岁还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逝水日已遠,愈覺别恨重。
歲月不可留,又已聞鳴蛩。
故衣餘手澤,見肘未忍縫。
遙知春去後,飛花散無縱。
遊魂定何依,馬蹄隔千峰。
誰與持麥飯,一灑冢上松。
憑高酹觞酒,聊以寫我胸。
彭殇同所歸,百歲還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宋代: 彭秋宇
五更漏尽醉魂醒,谁富胸中十万兵。
如昔襄阳坚砥柱,至今江左屹金城。
南来铁马吹唇沸,北去铜人泪眼盈。
闻说钱塘风景异,胥涛犹有不平鸣。
五更漏盡醉魂醒,誰富胸中十萬兵。
如昔襄陽堅砥柱,至今江左屹金城。
南來鐵馬吹唇沸,北去銅人淚眼盈。
聞說錢塘風景異,胥濤猶有不平鳴。
宋代: 释文珦
山川虽不改,伤感自难穷。
野树浮新绿,宫花陨旧红。
两间无异气,一等是春风。
万古乘除理,谁能究始终。
山川雖不改,傷感自難窮。
野樹浮新綠,宮花隕舊紅。
兩間無異氣,一等是春風。
萬古乘除理,誰能究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