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宋代]:梅尧臣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 梅尧臣的诗(3808篇) ► 梅尧臣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宋代梅尧臣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送王着作赴西京寿安

宋代梅尧臣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闲寻前代迹,浄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代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
知己怅难遇,良朋非易逢。怜君心相亲,与我家又通。
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
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昨者从淮西,归来奏边功。
承恩长乐殿,醉出明光宫。逆旅悲寒蝉,客梦惊飞鸿。
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各自务功业,当须激深衷。别后能相思,何嗟山水重。

送西京签判王著作

宋代王安石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江上晚眺怀王著作

明代高启

渡头西望足离情,晚水寒山雪后清。
鸥立断冰流渐远,鸦随残照去还明。
渔人笛过风生浦,估客帆回树隔城。
范蠡祠前春意动,思君欲放酒船行。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

南北朝谢朓

二别阻汉坻。
双崤望河澳。
兹岭复巑岏。
分区奠淮服。
东限琅琊。
西距孟诸陆。
阡眠起杂树。
檀栾荫修竹。
日隐涧疑空。
云聚岫如复。
出没眺楼雉。
远近送春目。
戎州昔乱华。
素景沦伊谷。
阽危赖宗衮。
微管寄明牧。
长蛇固能翦。
奔鲸自此曝。
道峻芳尘流。
业遥年运倐。
平生仰令图。
吁嗟命不淑。
浩荡别亲知。
连翩戒征轴。
再远馆娃宫。
两去河阳谷。
风烟四时犯。
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
秋场庶能筑。

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

宋代梅尧臣

我昨之官来,值君为郡掾。当年已知名,是日才识面。
未久嗟还都,始应群公荐。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
县剧素所闻,其俗到可见。水精制盘盂,冰莹产郊甸。
鸣筝斲桐梓,雕饰杂宝绚。有药化铜铅,方士多伏链。
君今齿尚壮,好学常不倦。二者定非惑,吾言亦狂狷。
弦歌将有余,幸可穷经传。归来期著书,箧楮盈百卷。
暮学此疏慵,无能守贫贱。明朝君当行,勉勉自出饯。
岂无一壶酒,岂无一鼎馔。

送僕射相公赴西京

宋代王禹偁

五十升端揆,西郊任保釐。
偶抛三事重,未失百僚师。
府县威仪引,宫城管钥随。
粗官嫌出将,剧位是留司。
樱笋供筵馔,蜩蝉响路岐。
碧纱题壁处,昼锦下车时。
请雨摩腾塔,寻芳白傅祠。
维嵩过旧隠,禊洛赋新诗。
礼绝应悬榻,公余尚读碑。
留臺咨拜表,内殿列须知。
易退甘龙卧,难虚是凤池。
两京全咫尺,三入不参差。
康济荒年谷,风标饤座梨。
弼谐终在我,睠注更同谁。
温树阴犹在,甘棠影暂垂。
常濡玉堂笔,愿草白麻词。

首座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

宋代杨亿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
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

辛著作知西京永宁

宋代梅尧臣

跃马西畿令,家茔在洛阳。
衣沾寒食雨,花发故宫墙。
冷淡鸠鸣屋,宽闲水满塘。
送君悲渐老,空忆钓伊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