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顾瑛
虞山几千叠,千叠白云飞。出山变苍狗,入山为白衣。不如化作双白鹤,飞向白云深处落。向予能解说前身,不是当初旧城郭。
唐代:白居易
三十气太状,胷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宋代:潘玙
白云堆里缚茅庐,活计无多乐有余。午竈旋添烧药火,夜檠频勘养生书。门无过客常笼鹤,园凿新池学钓鱼。身远利名心似水,梦闲时复到华胥。
宋代:林通
白云亭构见浮图,贤尹标名意有余。闲抱石岩禅客座,影笼墨迹宪臺书。玎珰玉熘无停响,潇洒琅玕不用疏。登赏已知情放佚,飘飘应喜类相如。
明代:胡奎
白云在青天,浩荡凌高风。丈夫志四海,飘飖无定踪。
君从冠冕山中住,云亦无心随所寓。吴山越水接荆扬,总是当年栖息处。
九重荡荡天门开,一朝乘风朝玉台。故山猿鹤无惊猜,从龙作雨还归来。
明代:叶春及
高山心自下尘寰,复有南楼在此间。閒坐楼中门尽辟,白云朝去暮来还。
清代:苏曼殊
白云深处拥雷锋,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深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宋代:梅尧臣
长忆江海间,龙鸣向寒水。蔼蔼苍渚空,悠悠白云起。是时在渔舟,放溜看未已。今来居洛阳,埃壒生蹄轨。羡君兹日心,怊怅聊徙倚。
宋代:李昴英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囘坐见变桑田。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仙。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宋代:郑思肖
驻马回头眺碧空,河阳在望去匆匆。吾亲虽舍白云下,岂出梁公一念中。
宋代:陈麟
树立烟行句,工夫百鍊成。年方登弱冠,诗已有高名。湖上看山色,松边听瀑声。无心趋利禄,谁识白云情。
唐代:杨炯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唐代:刘长卿
所思劳日夕,惆怅去西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独行残雪里,相见白云中。请近东林寺,穷年事远公。
清代:乾隆
白云深处称禅栖,便访云关一觅题。密雪埋溪僧未扫,韶春入树鸟光啼。三间静室依然也,五载流阴亦迅兮。此去鹫峰应不远,玉丛林里望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