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小的成语

有关小的成语(共找到296条成语)
词语解释出处
1.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2.睚眦小忿 发怒时瞪眼睛,引申为极小的怨恨。
3.寄小读者 散文集。冰心作。
4.做小服低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5.新学小生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含义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6.小己得失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7.先小人,后君子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后引申为生意谈妥之前该注意的事项都要提前说好,免得开始很大方随和,什么条件都答应,后期做不到而损人不利己,是谓先小人后君子是也!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8.小脚女人 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9.小儿破贼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10.小题大做 比喻把小事当大事来办,有不恰当或不值得的意思。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山谷诗《云涛石》]全是以实形虚,小题大做,极远大之势可谓奇想高妙。”
11.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12.由小见大 从小部分看出大局面;从小事看出大道理。 李欣《老生常谈·编村史》:“作自我教育的‘村史’,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联想所及,由小见大。”
13.外君子而中小人 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
14.事无大小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15.作小服低 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16.慎小事微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17.不拘小节 拘:拘泥。小节:生活琐事。不拘泥于生活小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18.窥牖小儿 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指小偷。 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卷:“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
19.江海不逆小流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20.短小精干 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这位女士短小精干,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幽默’。”
21.为小妨大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那时连贤弟也有干系,却不是为小妨大,把一天好事自家弄坏了?”
22.秤砣虽小压千斤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23.三小凤凰 清初之王式丹﹑唐孙华﹑顾嗣立三人,才名并着,时号\'三小凤凰\'。
24.七老八小 指老人和孩子。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25.羊肠小径 形容曲折崎岖的小路。 巴金《家》:“进了这门,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
26.小肚鸡肠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局。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27.不安小成 意思是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成:成就。
28.小时了了 人在幼年时聪慧敏捷。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29.服低做小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节,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尘埃。”
30.小节苛礼 苛礼:苛繁的礼节。指拘泥于细小繁苛的礼节。
 296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