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的成语(共找到296条成语)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
1.因小失大 | 为了小利益,却损失了大利益。 |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2.大事化小 | 意思是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再借些,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
3.臧仓小人 | 臧仓:战国时鲁国人。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臧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 |
4.玲珑小巧 | 玲珑:精巧细致;小巧:细小而灵巧。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 秦牧《粗犷与细腻》:“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了。” |
5.欺大压小 | 欺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 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
6.稗官小说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7.怯大压小 | 害怕强大的打压弱小的。 | |
8.毛头小子 | 指年轻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
9.小廉大法 |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 《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
10.小家子相 | 相:相貌,样子。意思是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
11.小才大用 | 意思是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指用人不当。 | 唐·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诗:“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13.长材小试 | 犹言大材小用。 | 清 浴日生《海国英雄记 航海》:“运贩生涯,锱铢贱业,教俺长材小试,无聊之极。” |
14.小惠未遍 | 一点小的恩惠,不能使所有的人。 | |
15.抓小辫子 | 有抓住把柄的意思。 | 季羡林《牛棚杂忆》:“训话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辫子,而小辫子我们满头都是,如果真正没有,他们还可以栽在你头上嘛。” |
16.黄头小人 | 隐语。指“恭”字。 | |
17.小本经营 | 小本经营xiǎoběnjīngyíng小买卖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营,如何要打短我的?” |
18.官卑职小 | 卑:职位低下。官位很低,职务也小。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我想来嵩父子之恶,神人怨怒,只因朝廷宠信甚固,我官卑职小,言而无益。” |
19.小本经纪 | 小本钱的买卖。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 |
20.短篇小说 | 短篇小说duǎnpiānxiǎoshuō字数较少,篇幅不长,人物不多,结构紧凑的小说 | |
21.跳梁小丑 | 形容乱蹦乱跳地捣乱而没有多大能耐的坏家伙。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
22.慎小谨微 |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 《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
23.求大同,存小异 | 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一致看法。 | |
24.小鹿儿心头撞 | 喻惊恐。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
25.为小妨大 |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那时连贤弟也有干系,却不是为小妨大,把一天好事自家弄坏了?” | |
26.小时了了 | 人在幼年时聪慧敏捷。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27.登山小鲁 | 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比喻学识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28.打小报告 | 打小报告dǎxiǎobàogào[informsecretlyonacolleague,etc;informagainstsb]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问题——有贬义他不仅好对上献媚,而且好打别人的小报告 | 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 |
29.小屈大申 |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意思是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出自《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
30.无名小卒 | 比喻地位低没有名望的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