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阁避暑
[唐代]:白居易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旱久炎氣盛,中人若燔燒。清風隐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嚣。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峣。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回看歸路傍,禾黍盡枯焦。獨善誠有計,将何救旱苗。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唐代: 白居易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旱久炎氣盛,中人若燔燒。清風隐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嚣。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峣。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回看歸路傍,禾黍盡枯焦。獨善誠有計,将何救旱苗。
明代: 贡修龄
言寻避暑地,随意入僧房。
树以法云秀,莲从解脱香。
翻经知古乘,借相到羲皇。
火宅终难久,安心是上方。
言尋避暑地,随意入僧房。
樹以法雲秀,蓮從解脫香。
翻經知古乘,借相到羲皇。
火宅終難久,安心是上方。
宋代: 王渔壑
维舟古柳傍严城,借我今宵倚晚晴。
一笛清风秋万里,半楼残月夜三更。
客怀耿耿清樽窄,世故悠悠白发生。
醉倒拍床谁唤醒,辘轳声里辨长庚。
維舟古柳傍嚴城,借我今宵倚晚晴。
一笛清風秋萬裡,半樓殘月夜三更。
客懷耿耿清樽窄,世故悠悠白發生。
醉倒拍床誰喚醒,辘轳聲裡辨長庚。
宋代: 黄庚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昼,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邊怕倚仲宣樓。
寒蟾千裡夜如晝,新雁一聲天欲秋。
湖海誰青豪傑眼,風霜易白少年頭。
更殘忽聽荒城角,吹老梅花總是愁。
清代: 柳是
香乾欹雀下帘迟,腥血屏风斗一枝。
应有声多吹落木,况看星炯耗清池。
秋原鹤气今方纵,明月兰姿不误时。
为是穿针最佳近,鸡台人惹又相思。
香乾欹雀下簾遲,腥血屏風鬥一枝。
應有聲多吹落木,況看星炯耗清池。
秋原鶴氣今方縱,明月蘭姿不誤時。
為是穿針最佳近,雞台人惹又相思。
宋代: 顾逢
雪屋凝寒冻不流,碧天如水似中秋。
一楼月色无人共,听尽钟声未下楼。
雪屋凝寒凍不流,碧天如水似中秋。
一樓月色無人共,聽盡鐘聲未下樓。
清代: 柳是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煙和月複空冥。
芙蓉曲斷金波冷,楊柳姿深天外青。
湧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卻侵星。
遙憐處處烽煙事,長嘯無心閣自憑。
唐代: 顾非熊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月臨峰頂壇,氣爽覺天寬。身去銀河近,衣沾玉露寒。
雲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殘。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難。
明代: 汪广洋
酷热不可敌,起登江上楼。
焚香就华月,援琴弹素秋。
高梧宿鸟下,芳蕙夕萤流。
览物感时序,清笳发暝愁。
酷熱不可敵,起登江上樓。
焚香就華月,援琴彈素秋。
高梧宿鳥下,芳蕙夕螢流。
覽物感時序,清笳發暝愁。
宋代: 卫泾
平湖万顷天无风,试上垂虹月满空。
豁目直穷烟障外,诸峰浑出有无中。
混同天地纤尘绝,倒影星辰万象雄。
却笑三山游汗漫,恍然身世到蓬宫。
平湖萬頃天無風,試上垂虹月滿空。
豁目直窮煙障外,諸峰渾出有無中。
混同天地纖塵絕,倒影星辰萬象雄。
卻笑三山遊汗漫,恍然身世到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