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高启的诗 > 寻胡隐君

寻胡隐君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君:指姓胡的隐士。

译文: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寻胡隐君》鉴赏

解释:
  ①、寻:访问。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
  ②、这前两句说: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③、君:指姓胡的隐士。这后两句说: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赏析:
  这首诗记的是诗人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的很普通的景色,但是诗中用了一个“复”和一个“还”,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春风江上路”一句,抒发了诗人轻快悠闲的心情。两岸春色迎船而上,心中诗情春风送来。全诗词语重复却又显简洁,看似浅显却又洋溢潇洒。

高启简介

明代·高启的简介

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 高启的诗(751篇) ► 高启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寻胡隐君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寻胡隐者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访胡隐君山居

明代刘崧

屋后青山乱入云,屋前春树绿纷纷。松窗晒药无人到,时见西岩过鹿群。

寻胡处士不遇

唐代韩翃

到来心自足,不见亦相亲。说法思居士,忘机忆丈人。
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幽兴殊未尽,东城飞暮尘。

半山歌为馀干周隐君作隐君早岁江湖中有半山行藁三十年晚归冠山终老焉

元代成廷圭

番阳台上生春草,湖外之山为谁好。沧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谁此中老。

翁昔少年初远游,吴楚东南事幽讨。江海诗名三十年,尽揽风烟入行稿。

归卧冠山一半云,知足由来合天道。黄金似水供岁时,白发如霜照清昊。

却留一半与诸君,若个似翁归亦早。傍谁错比争墩翁,翁若闻之应绝倒。

隐君宅

元代杨维桢

隐君宅中区,心游入天境。
酌空引窊石,汲深出寒井。
檐花度吹香,池叶漏天影。
隐几鸣虚琴,悠然有真省。

怀隐君

明代庞嵩

东海驱灵鳌,蓬山驾浮岛。千里赴所思,硕人丘中老。

钓竿捲周纶,畏涂释商缴。跃鳞纵深渊,飞鸿信派爪。

孔操鸣猗兰,王孙履芳草。爰有九节根,服之以终老。

挽王隐君

宋代李流谦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
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
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
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誉明珠戒轻用。
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
细寻耒耨竟谁力,銍艾犹传挂丘垅。
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
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
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
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
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
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
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余痛。
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寄陆隐君

唐代顾非熊

相思迢递隔重城,鸟散阶前竹坞清。
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

别吕隐君

明代高启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