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敬斋古今黈
[清代]:乾隆
韵分书割太无端,不学从来致浩叹。
裒散排全资翰苑,连珠集腋得神完。
覃研喜见仁卿著,典核应同观国看。
方朔创言蕴古衍,绎文永惕作君难。
韻分書割太無端,不學從來緻浩歎。
裒散排全資翰苑,連珠集腋得神完。
覃研喜見仁卿著,典核應同觀國看。
方朔創言蘊古衍,繹文永惕作君難。
译文与注释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2. 冶字
注释:
清代·乾隆的简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
► 乾隆的诗(11985篇) ► 乾隆的名句〕
清代: 乾隆
韵分书割太无端,不学从来致浩叹。
裒散排全资翰苑,连珠集腋得神完。
覃研喜见仁卿著,典核应同观国看。
方朔创言蕴古衍,绎文永惕作君难。
韻分書割太無端,不學從來緻浩歎。
裒散排全資翰苑,連珠集腋得神完。
覃研喜見仁卿著,典核應同觀國看。
方朔創言蘊古衍,繹文永惕作君難。
宋代: 刘用行
疎疎密密卧檐牙,古县清贫有此花。
彭泽菊松无醖藉,河阳桃李太铅华。
临池照影成双好,与雪争辉自一家。
消得抱琴鸣膝上,夜深燃烛对琼葩。
疎疎密密卧檐牙,古縣清貧有此花。
彭澤菊松無醖藉,河陽桃李太鉛華。
臨池照影成雙好,與雪争輝自一家。
消得抱琴鳴膝上,夜深燃燭對瓊葩。
明代: 王渐逵
停午海云起,淋浪竟夕连。
水添惊宿鹭,风急乱鸣蝉。
舟楫忆昨日,阴晴异一天。
支颐撩尔思,剪烛不成眠。
停午海雲起,淋浪竟夕連。
水添驚宿鹭,風急亂鳴蟬。
舟楫憶昨日,陰晴異一天。
支頤撩爾思,剪燭不成眠。
明代: 胡奎
南州有一士,卜隐大江滨。端居坐终日,尚友古之人。
古人不可作,圣远复言湮。出门岐路多,何由问通津。
有客过其家,诲语何谆谆。集义以养气,主敬以修身。
请子事斯语,永言书诸绅。
南州有一士,蔔隐大江濱。端居坐終日,尚友古之人。
古人不可作,聖遠複言湮。出門岐路多,何由問通津。
有客過其家,誨語何諄諄。集義以養氣,主敬以修身。
請子事斯語,永言書諸紳。
宋代: 王自中
白首同居四弟兄,由渠能敬故能荣。
细看鸿雁飞翔意,可见鸤鸠均一情。
绝少分甘贫亦乐,较长争夺势终倾。
黄堂今日亲行酒,欲与邦人作范程。
白首同居四弟兄,由渠能敬故能榮。
細看鴻雁飛翔意,可見鸤鸠均一情。
絕少分甘貧亦樂,較長争奪勢終傾。
黃堂今日親行酒,欲與邦人作範程。
宋代: 李柘
周君筑室东南隅,训友仲季勤诗书。
求名于我我不语,为君邈取棠棣图。
棠棣诗成喻恩义,郑氏笺诗寓深意。
上华下萼两相扶,枝干光华能覆庇。
兄弟本是同枝生,譬诸华萼齐敷荣。
蔓草难图段不弟,尺布可缝嗟尔兄。
君家昆仲俱秀敏,愿笃萱堂眉寿庆。
勉旃覆弟有余荣,戒尔事兄须尽敬。
数椽雅谈标新题,为君更作敬荣诗。
敬荣之善不可独,余波亦诏吾痴儿。
周君築室東南隅,訓友仲季勤詩書。
求名于我我不語,為君邈取棠棣圖。
棠棣詩成喻恩義,鄭氏箋詩寓深意。
上華下萼兩相扶,枝幹光華能覆庇。
兄弟本是同枝生,譬諸華萼齊敷榮。
蔓草難圖段不弟,尺布可縫嗟爾兄。
君家昆仲俱秀敏,願笃萱堂眉壽慶。
勉旃覆弟有餘榮,戒爾事兄須盡敬。
數椽雅談标新題,為君更作敬榮詩。
敬榮之善不可獨,餘波亦诏吾癡兒。
唐代: 刘沧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
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
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迴。
花落空庭春昼晚,石牀松殿满青苔。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壓寒原霁色開。
雲雨隻從山上起,風雷多向廟中來。
三江入海聲長在,雙鶴啼天影未迴。
花落空庭春晝晚,石牀松殿滿青苔。
唐代: 杜牧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獨登還獨下,誰會我悠悠?
宋代: 方回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穽。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顔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干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彊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
一谨御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师授分所闻,庶尽人己性。
恭惟方寸心,表裡無将迎。
妍醜物不逃,宇宙大明鏡。
時開複時阖,靜定動亦定。
孰為磨且奁,塵垢敢吾競。
徐步沖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嚴修德容,戒懼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欽恭敬。
慎寅與祗讓,惴惴遠機穽。
怠慢惟不敢,茲其所以聖。
三畏四勿傳,孔顔曾思孟。
洛學至正叔,主一肅正命。
幹淳朱逮張,銘箴互規詠。
奧室鬼神臨,寐枕雷霆迸。
凜若對廟祭,嚴于聽軍令。
古君子必爾,持身以莅政。
保家雲仍長,理國彊以靓。
繄予幼不學,乃有東家鄭。
一謹禦萬邪,道涯自孤泳。
何當跻公堂,幽話聽犀柄。
師授分所聞,庶盡人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