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②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强有力。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竹石》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郑燮简介

清代·郑燮的简介

郑燮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 郑燮的诗(26篇) ► 郑燮的名句

猜你喜欢

竹石

宋代释元肇

脩篁拥翠幢,魁石坐端方。
劲节经寒在,新梢入夏长。
云从根上起,玉向实中藏。
为雨从龙后,清风满菊堂。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图

明代刘崧

东吴妙手不可得,省郎山石兵曹竹。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

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笔锋挥霍斩绝外,意匠回斡苍茫间。

物情境态精描貌,紫蔓青苔见班驳。凤雏濯濯散毛羽,稚子差差露头角。

人生会遇安可常,一时合景如干将。千年崖谷注明月,九夏庭馆寒飞霜。

唐侯特达参朝政,两君高致谁能并。嗟哉奇绝真二难,此石此竹谁当看。

题竹石

明代倪岳

湘江不可渡,披图开我心。万玉倚晴碧,彷佛湘山阴。

清商耸毛发,苍雪何萧森。霜寒白石瘦,林迥青烟深。

危梢拂层巘,远黛迷孤岑。泠泠发天籁,悠悠引鸾音。

幽贞良足娱,密荫还相临。怀哉冰雪冱,挺挺纷难侵。

佳境渺在望,何当遂招寻。临风意无限,因之感微吟。

竹石图

明代庞嵩

玉骨明皎皎,清风凉飕飕。空中矻砥柱,贞姿本无求。

碧草如有情,金石遥相投。何以独爱萱,玩之能忘忧。

吾心托太虚,造化原与游。浮云我何有,相忘空悠悠。

竹石扇面

元代凌云翰

雨细珊瑚晚未乾,秋声一叶满西阑。何人手把青鸾尾,扫退浮云看广寒。

题竹石图

明代刘崧

云根雪骨立峥嵘,谁种琅玕绿乍成。安得长竿三百丈,为君横海掣飞鲸。

呈竹石亭

宋代陈着

说道疏时元是密,偶于忙处得寻闲。
宿愁复岭重山外,新趣清风明月闲。

题画竹石

宋代张翼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东坡竹石

宋代刘黻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