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
► 梅尧臣的诗(3808篇) ► 梅尧臣的名句〕
宋代: 梅尧臣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衡山幾千裡,聞在湘川側。
雲霞不可到,峰壑無由識。
方丈開其間,青松隐寒色。
飛鴻尚莫過,況寄雙凫翼。
明代: 蓝智
谪仙归去卧松巢,江上飞花送锦袍。细写山川成史记,更吟兰杜入离骚。
洞庭万里秋风落,衡岳千峰夜月高。欲托瑶琴寄相忆,海天清露鹤鸣皋。
谪仙歸去卧松巢,江上飛花送錦袍。細寫山川成史記,更吟蘭杜入離騷。
洞庭萬裡秋風落,衡嶽千峰夜月高。欲托瑤琴寄相憶,海天清露鶴鳴臯。
宋代: 余靖
数年不侍御炉傍,梦断千山隔帝乡。
今日见师堪下泪,御书开卷带天香。
數年不侍禦爐傍,夢斷千山隔帝鄉。
今日見師堪下淚,禦書開卷帶天香。
宋代: 陆文圭
雅宜山低一拳石,气压华嵩千丈碧。
不论城市与林丘,爱山例是诗人癖。
寒泉修竹苍崖底,青山解与高人语。
花落猿吟总是机,举似山僧尽成句。
山僧来献诗人号,百种不如山色好。
德庆禅牀明月夜,馆娃人海红尘晓。
我知山心雅好静,荦确不容车马造。
草堂宜雨又宜晴,藜杖芒鞋时一到。
雅宜山低一拳石,氣壓華嵩千丈碧。
不論城市與林丘,愛山例是詩人癖。
寒泉修竹蒼崖底,青山解與高人語。
花落猿吟總是機,舉似山僧盡成句。
山僧來獻詩人号,百種不如山色好。
德慶禅牀明月夜,館娃人海紅塵曉。
我知山心雅好靜,荦确不容車馬造。
草堂宜雨又宜晴,藜杖芒鞋時一到。
唐代: 怀素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祝融高座對寒峰,雲水昭丘幾萬重。
五月衲衣猶近火,起來白鶴冷青松。
唐代: 赵蕃
西山有乔松,蒙附百亩阴。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駸駸。
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盖自出,源流高以深。
吾舅之于黄,端若一体临。
愧我望数子,引尺那及寻。
弱冠诵流传,苍苍且垂簪。
前帆去已驶,后舟政忧沉。
忆昨送弟行,作诗道离襟。
末篇何所言,志我念母心。
岂知辱贶答,碔砆致璆琳。
退之赠郊籍,少陵寄高岑。
我固解公意,诲我力自任。
不惟书诸绅,起居见前参。
几思侍公侧,取酒亲酌斟。
积荒赖锄耰,痼疾蕲砭针。
涉湘定何时,纸贵行见今。
勿继屈贾词,起和南风琴。
西山有喬松,蒙附百畝陰。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駸駸。
永懷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蓋自出,源流高以深。
吾舅之于黃,端若一體臨。
愧我望數子,引尺那及尋。
弱冠誦流傳,蒼蒼且垂簪。
前帆去已駛,後舟政憂沉。
憶昨送弟行,作詩道離襟。
末篇何所言,志我念母心。
豈知辱贶答,碔砆緻璆琳。
退之贈郊籍,少陵寄高岑。
我固解公意,誨我力自任。
不惟書諸紳,起居見前參。
幾思侍公側,取酒親酌斟。
積荒賴鋤耰,痼疾蕲砭針。
涉湘定何時,紙貴行見今。
勿繼屈賈詞,起和南風琴。
宋代: 王令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
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
隻卓來篇不許雙,社壇高處立旌幢。
自知孤敵難為勝,欲豎長幡一面降。
須學依牆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龐。
何時玉手歸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
唐代: 章八元
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昨辭夫子棹歸舟,家在桐廬憶舊丘。三月暖時花競發,
兩溪分處水争流。近聞江老傳鄉語,遙見家山減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懷賢應向剡川遊。
唐代: 朱放
昨辞天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昨辭天子棹歸舟,家在桐廬憶舊丘。三月暖時花競發,
兩溪分處水争流。近聞江老傳鄉語,遙見家山減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懷賢應向剡川遊。
宋代: 李流谦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迳能明眼,随处禅房可着身。
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
招提未到隻聞名,乘興來遊意最真。
出郭都無三十裡,同行恰有兩三人。
入門竹迳能明眼,随處禅房可着身。
莫怪山僧拙言語,十年已不踏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