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沙溪驿:故址在上饶县旭日镇东去50里的沙溪镇。该镇因水陆交通方便,又地处上饶、玉山、广丰三县交界处,历为上饶县东要塞,所以旧时驿站多设于此。郡城:指沙溪镇。郡:古代行政区划名。嘶:嘶噪,指蝉鸣。亦作嘶噪。
②吹客:送客。明:色泽鲜明。
译文:
沙溪河水弯弯曲曲环绕这小小郡城。秋蝉的叫声伴随着车轮声。
西风吹刮着客人上马离去,夕阳余晖照得满川的红叶火样明。
《题沙溪驿》赏析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这两句描绘的是地处水路交通要冲的沙溪江一带景致。上句写出沙溪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一“绕”字用得很别致,仿佛使人看到斗折蛇形的沙溪之水,环绕着郡城,在潺潺流淌。下句抓住一个典型性的细节,渲染出安静寂寂的意境。“老蝉”二字用得很有情趣。时值初秋,经过整个夏天的鸣噪,此时的蝉声已嘶哑了,但老蝉仍然挣扎地鸣叫着。这时的蝉鸣之声,似与那车轮声并无二致,互相伴随,节奏鲜明。此时的蝉声最令人伤感,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说:“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宋代柳永《雨霖铃》说“寒蝉凄切”,都表现出一种哀怨之情,而诗人却不用此说,表明了诗人有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照满川红叶明。”这两句点出时令,将自己融进图画中。上句写诗人在深秋的夕阳返照下而匆匆赶路。“西风”二字点染了秋意的苍凉,“上马”二字写出诗人无暇停留观赏,而要乘着夕阳前行。这句的景物与马致远《秋思》中的诗那样的沉郁衰飒,而是在轻快中流露出豪放洒脱之气。下句写诗人所见的沙溪驿的秋山晚景,在黄昏时分,夕照之下,晚霞与松林相映,沙溪与群山共色,绚烂灿然,别开生面,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而诗人无暇来欣赏,尽管天色已晚,还要匆匆赶路。
这首诗的特色是“写秋景而不作悲秋语,格调明朗,情调高昂。”全诗以写景为主,动静结合非常自然,前两句的涧水绕郡,老蝉鸣叫,一静一动;后两句,夕阳满川,征人远去,又是一静一动,在静中勾画出驿站优美的环境,在动中赋予驿站以欣欣的生意,把沙头驿写得色彩艳丽,十分美妙。
刘基简介
明代·刘基的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 刘基的诗(320篇) ► 刘基的名句〕猜你喜欢
题沙村江楼歌为刘方东赋
朝游云亭夕憩凤冈,河水浩浩山苍苍。白虹东来盘九曲,日出霞明见秋绿。
雕甍碧瓦歘飞翻,百尺层楼起林麓。楼中仙人乌角巾,调笑日与云山亲。
满筵歌舞客如雾,中有万斛江南春。昨来登临九月暮,落雁横江隐霜树。
锦袍夜冷烛花残,北斗欹斜挂琼户。我欲援君绿绮琴,为君一鼓清愁心。
白沙翠竹自江路,金谷铜驼非故林。吁嗟昔贤困羁旅,仲宣能赋终怀土。
何如对此日高歌,手挽松萝看烟雨。东南豺虎日纷纷,几时书剑罢从军。
鹅鼻峰头望明月,鸡栖潭上钓寒云。
感皇恩 题沙河南 镇壁,留别元舜举
浓绿涨千林,征鞍东去。十日祁阳为君住。几回清唱,飞尽海棠红雨。人生当适意、何良苦。簿领公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沙头酒尽,犹惜玉鞭轻举。一声声不断、歌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