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黄庭坚的诗 > 双井茶送子瞻

双井茶送子瞻

[宋代]: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②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斛: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③云腴: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④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五湖:太湖的别名。

译文: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双井茶送子瞻》赏析

  诗篇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苏轼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担负掌管机要、起草诏令的工作。玉堂语意双关,它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由于翰林学士可以接近皇帝,地位清贵,诗人便利用了玉堂的双重含义,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那里宝书如林,森然罗列,一派清雅景象。开首这一联起得很有气派,先声夺人,为下面引出人物蓄足了势头。

  第二联转入对象本身。“想见东坡旧居士”一句,在“东坡居士”间加上一个“旧”字,不仅暗示人物的身份起了变化(由昔日的罪臣转为此时的清贵之官),也寓有点出旧情、唤起反思的用意,为诗篇结语埋下了伏笔。“挥毫百斛泻明珠”一句,则脱胎于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的“诗成珠玉在挥毫”。杜诗表现的是早上朝见皇帝的场面,用“珠玉”比喻诗句,在夸赞对方才思中兼带有富贵气象,与诗歌题材相切合。所以作者这里也用“明珠”来指称苏轼在翰林院草拟的文字,加上“百斛”形容其多而且快,尤其是一个“泻”字,把那种奋笔疾书、挥洒自如的意态,刻画得极为传神,这也是化用前人诗意成功的范例。

  从第三联起,方转入赠茶的事情。既然是送茶而致的诗,自然说明这茶的佳处。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所以用云腴称茶叶。宋人喝茶的习惯,是先将茶叶磨碎,再放到水里煮沸,不像现代的用开水泡茶。这两句说: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它。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结末一联才点出了题意。最后提醒苏轼,要适时进退,好自为之。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朋友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最后一句用了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可是此时他应召还朝,荣膺重任,正处在春风得意之际,并深深卷入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一方面为友人命运的转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里,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末了这一笔,披露了赠茶的根本用意,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避免教训的口吻,也显得情味悠长,发人深思。 整首诗词意畅达,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作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全诗由高雅的玉堂兴起,引出题赠对象,再进入送茶之事,而最终点明题意,这种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 黄庭坚的诗(3542篇) ► 黄庭坚的名句

猜你喜欢

双井茶送子瞻

宋代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宋代黄庭坚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双井茶

宋代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试双井茶

宋代徐得之

先生老作宜州鬼,谁与一瓯注深汤。
至今捧看双井碗,犹带是翁书传香。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宋代司马光

春睡无端巧逐人,驱诃不去苦相亲。
欲凭洪井真茶力,试遣刀圭报谷神。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宋代杨万里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和王知府惠双井茶

宋代吴芾

摘从双井尚余香,远寄山翁见未尝。
咀嚼新芽味新句,陡惊冰雪沃枯肠。

以双井茶寄李仲孙

宋代刘才邵

双井真成日铸兄,一盃不觉醉魂醒。
知君笔法传山谷,啜罢应临戒石铭。

子绍许分双井茶未至

宋代周紫芝

睡眼昏昏睡不开,可怜辜负小窗梅。
须烦双井一杯雪,唤取竹坡春梦回。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宋代方岳

黄侯授我以江西诗禅之宗派,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
砖炉春着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
夜窗搜搅十年读,候虫鸣秋声殷墙。
乃翁诗家第一祖,不用棒喝行诸方。
掀翻杜陵自作古,夜半衣钵谁升堂。
单传横出二十六,未许歙梅洪鴈行。
雅闻滕阁藏墨本,欲往从之山阻长。
牙籤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
东湖柳色入眉宇,君其几代之诸郎。
不离文字话祖意,传灯肯与留山房。
宁知三生受昏闇,纵有此灯无此光。
宜州戍楼山月苦,茫茫参到无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