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
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
蝉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秋风还没开始吹,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
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
现在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注释:
①石楠: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②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③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④湓城:瑞昌市西清湓山。清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

《早蝉》阅读及答案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C.时值复季,让诗人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诗人的悲慨之情。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诗人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一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15.“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一联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AD   

15.情感: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诗人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今朝却是在湓城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无限。

手法:借物抒情(对比、反衬、直抒胸臆),诗人借“两三声”稀薄的蝉声与自己浓浓的情愁相对衬,把自己复杂深沉的感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错误,前后内容对应错误,“春风”是“东风”,“秋风”是“西风”,“夏风”是“南风”,“冬风”是“北风”。C项,“这连绵不断的蝉声”错误,诗歌中说的是“薄暮两三声”,可见不是“连绵不断”。E项,“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错误,“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处的“无限思”是有无限的愁思、哀思之意,“云树绕湓城”是借景抒情,表现出的是作者被贬江州困居湓江的失意与愁苦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虽是考查“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这两句中蕴含的情感,但也要关注全诗,考生可以抓句中的“催”“衰鬓”“故园情”“秋思”“无限思”等来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早蝉

唐代李咸用

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
前年湘竹里,风激遶离筵。

早蝉

唐代薛能

不见上庭树,日高声忽吟。他人岂无耳,远客自关心。
暂落还因雨,横飞亦向林。分明去年意,从此渐闻砧。

早蝉

唐代贾岛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
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早蝉

唐代雍裕之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早蝉

唐代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闻早蝉

唐代陆畅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咏早蝉诗

南北朝范云

生随春冰薄。
质与秋尘轻。
端绥挹霄液。
飞音承露清。

听早蝉歌

唐代耿湋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风萧萧兮转清,
韵嘒嘒兮初成。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奉和御制闻早蝉

唐代徐铉

绿树阴阴惬豫游,早蝉清韵远还收。
唤迴昼梦和宫漏,引起微凉助麦秋。
禁柳烟中飞乍觉,御沟声里听偏幽。
羣生遂性宸章悦,从此人间不识愁。

奉和御制闻早蝉

唐代徐铉

绿树阴阴惬豫游,早蝉清韵远还收。
唤回昼梦和宫漏,引起微冰助麦秋。
禁柳烟中飞乍觉,御沟声里听偏幽。
群生遂性宸章悦,从此人间不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