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亭

[宋代]:李弥逊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
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李弥逊简介

宋代·李弥逊的简介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祖籍福建连江,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 李弥逊的诗(1028篇) ► 李弥逊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东峰亭

宋代刘读

黄尘数骑捷书来,啸入东峰醉倚臺。
遥看山川消杀气,同欣寰宇扫氛埃。
当年岩谷碑千字,旷世功名土一抔。
有美斯人风烈壮,故亭重葺画图开。

东峰亭

宋代徐良弼

东峰亭上共徜徉,列嶂低衔夕照黄。
酒兴未阑归骑促,一鸥轻泛白云乡。

东峰亭

宋代臧诜

水西庭榭枕东峰,终日秋阴一径松。
月到滩心来白鹭,云浮潭面起苍龙。
最宜翠敛前山雨,长是声闻近寺钟。
报捷功名今共闻,时携樽酒访遗踪。

东峰亭

宋代李弥逊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
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登东峰亭

宋代刘琦

凯还几度宴东峰,新构危亭接梵宫。
势入青冥横绝壁,路盘空曲压高松。
临流自笑功名薄,对酒忻逢景色重。
飘泊却惭归未得,日斜坐听暮云钟。

琅邪三十二咏 东峰亭

宋代韦骧

山中时节早,地势近春华。
岁岁东风至,先看傍砌花。

重建东峰亭(有序)

唐代裴丹

大贤志勋略,琢石依崔嵬。
声容问古今,文字埋草莱。
仰想驻旌戟,仍闻建亭臺。
胡为积岁荒,密迩无人开。
顾鄙作吏间,探幽来此隈。
披寻忽惊喜,叹咏空徘徊。
盼睐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芜碧藓出,芟竹鲜风来。
危槛架幽谷,飞轩标胜垓。
分明见城郭,毕竟抛尘埃。
叠嶂天外展,长溪林际迴。
平原淡烟境,远壑生云雷。
物象宁极已,英灵信悠哉。
凄清汎瑶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怀紫芝客,眺览期相陪。
(清嘉庆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一)(〖1〗清赵绍祖《泾川金石记》载宋蒋之奇跋云:「裴丹《东峰亭诗》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
初中裕得断碑以示余,有其诗幷序,纔十〖「十」字似为衍文〗六韵,而阙其十韵。
今年至水西,及还,中裕以其碑见寄云:『白云院僧处琎掘土获之。
』十六韵皆全,而缺二十余字。
其前六韵幷序所缺字,则以断编正之。
独后十韵中缺一字不可考。
既而公曼复于民间访得一本为示,又补后所阙一字,遂为完篇矣。
序虽不甚佳,而诗颇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
熙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书主客员外郎前殿中侍御史里行蒋之奇颖叔题。
」)。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

唐代李频

坐举天涯目,停杯语日晡。修篁齐迥槛,列岫限平芜。
乱水通三楚,归帆挂五湖。不知从此去,何处是前途。

同钱而介寻东峰亭遗址

明代高承埏

精舍忆东峰,曾栽夹道松。

到门停吠蛤,洗钵隐乖龙。

露滑前山屐,风传隔岭钟。

淳于遗世士,送客想高踪。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临轩桂

唐代郭澹

青青芳桂树,幽阴在庭轩。向日阴还合,从风叶乍翻。
共看霜雪后,终不变凉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