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复的简介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
► 李复的诗(448篇) ► 李复的名句〕
宋代: 李复
悠悠薄洛水,东出弹筝峡。
昔人感秋声,舞跃中音节。
我来跨官马,屡渡随曲折。
水寒石齿涩,鸣调苦悲咽。
应有征人泪,泠然洒清血。
含恨变旧音,冷照关山月。
衮衮东入海,余情流未歇。
掩耳不能听,挥鞭急超越。
穿云望前垒,晚路山雨滑。
去远犹自闻,回肠危欲绝。
悠悠薄洛水,東出彈筝峽。
昔人感秋聲,舞躍中音節。
我來跨官馬,屢渡随曲折。
水寒石齒澀,鳴調苦悲咽。
應有征人淚,泠然灑清血。
含恨變舊音,冷照關山月。
衮衮東入海,餘情流未歇。
掩耳不能聽,揮鞭急超越。
穿雲望前壘,晚路山雨滑。
去遠猶自聞,回腸危欲絕。
唐代: 储光羲
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
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鳥雀知天雪,群飛複群鳴。原田無遺粟,日暮滿空城。
達士憂世務,鄙夫念王程。晨過彈筝峽,馬足淩兢行。
雙壁隐靈曜,莫能知晦明。皚皚堅冰白,漫漫陰雲平。
始信古人言,苦節不可貞。
唐代: 温庭筠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天寶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甯王。
钿蟬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
明代: 张羽
先辈曾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
清和未数湘灵瑟,哀怨浑同蜀国弦。
莺弄晚风啼复歇,雁飞秋水断还连。
坐中北客听来少,暗想当时一惘然。
先輩曾将舊曲傳,纖纖銀甲更堪憐。
清和未數湘靈瑟,哀怨渾同蜀國弦。
莺弄晚風啼複歇,雁飛秋水斷還連。
坐中北客聽來少,暗想當時一惘然。
元代: 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銀甲彈冰五十弦,海門風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揚子江頭月滿船。
唐代: 吴融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騘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
紫金白珠霑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
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
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
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
自昔兴衰看乐府,秪如伊州与梁州。
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古人雲: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語未必然,李周彈筝聽不足。
聞君七歲八歲時,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應宮出入年方少。
青騘慣走長楸日,幾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禦筵,锵金戛羽淩非煙。
始似五更殘月裡,凄凄切切清露蟬。
又如石罅堆葉下,泠泠瀝瀝蒼崖泉。
鴻門玉鬥初向地,織女金梭飛上天。
有時上苑繁花發,有時太液秋波闊。
當頭獨坐摐一聲,滿座好風生拂拂。
天顔開,聖心悅。
紫金白珠霑賜物,出來無暇更還家。
且上青樓醉明月,年将六十藝轉精。
自寫梨園新曲聲,近來一事還惆怅。
故裡春荒煙草平,供奉供奉且聽語。
自昔興衰看樂府,秪如伊州與梁州。
盡是太平時歌舞,旦夕君王繼此聲,不要停弦淚如雨。
唐代: 常建
高楼百余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高樓百餘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開簾彈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靜鴻雁鳴。曲度猶未終,東峰霞半生。
唐代: 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
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鄭女八歲能彈筝,春風吹落天上聲。一聲雍門淚承睫,
兩聲赤鯉露鬐鬣,三聲白猿臂拓頰。鄭女出參丈人時,
落花惹斷遊空絲。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莺兒。
宋代: 胡仲弓
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弹筝意略同。
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
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
舣舟尋近岸,餘興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彈筝意略同。
聲和随去浪,調古動悲風。
銀甲無由見,清音出繡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