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300条
宋代:王禹偁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宋代:释慧开
坚辞凤阙紫泥诏,玷辱宗风箇古锥。坐断双峰无寸草,爱松留得碍人枝。
宋代:释心月
古佛无心,知之者谁。双峰点首,石女攒眉。错付黄梅箇小儿。
宋代:释文兆
西山乘兴宿,静称寂寥心。一径杉松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沈。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宋代:释普济
万本松杉,山山栽遍。飏下镢头,再呈旧面。双峰峨峨翠插天,天下人见渠不见。
宋代:释道顔
人贫多智短,马瘦见毛长。独宿双峰寺,同焚一炷香。
清代:乾隆
欲问三天竺,先循九里松。
一亭临入路,万树映双峰。
地古尘自远,年深翠越浓。
祇疑幽绝处,公十八堪逢。
明代:郑潜
雨馀见梨山,双峰更叠出。白云绕山飞,半空青突兀。
明代:叶春及
海上双峰镜里开,芝城宫阙亦蓬莱。九江秀色东南尽,三峡涛声天地来。
薄暮鱼龙喧鼓角,中流日月隐楼台。沧洲吾道真堪付,渔子帆樯共往回。
宋代:徐经孙
初生半崖阴,渐失双峰翠。倏忽满太虚,苍生望霖雨。
源溯伊逊那藉航,野桥渡骑妥而康。
双峰尽意兴诗思,八月今时即昔光。
例试小围平甸合,仍驱吉骏六钧良。
一麃一箭无多获,适接军书便赐将。
唐代:贯休
明代:钟惺
一路阴晴屡不分,山中风候易纷纭。村过数日无红叶,江近双峰似白云。蛇虎夜深求忏度,鼓钟人定示声闻。可怜世外僧经济,金火须臾历劫勋。
唐代:皎然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宋代:蔡沆
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入室颙瞻先圣像,登臺惭愧昔时心。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宋代:徐亿
胜景更新数步间,北山游得对巑岏。凭阑愈觉双峰峻,极目无涯六幙宽。特出喧卑资旷达,所临高远壮游盘。炎蒸此地为清暑,莫厌攀跻磴道难。
唐代:李赤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唐代:郎士元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秋山竟日闻猨啸,落木寒泉听不穷。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唐代:曹松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白云逸性都无定,纔出双峰爱五峰。
大家还在看: 双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