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痴如梦
拼音rú chī rú mèng
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暂未找到成语如痴如梦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痴如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如痴如醉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
如痴如狂 | 《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
如痴似醉 |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
如醉如痴 | 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
恍如梦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如梦初醒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
如梦如醉 | 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
如梦方醒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
如梦初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
如醉如梦 | 宋 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