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国英雄
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解释巾帼:是中国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女性中的英雄。
出处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刑车,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归奉完婚,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因此郭才未遭杀害’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
巾国英雄的典故
在三国纷争的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看到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所以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蜀军多次挑战,屡次辱骂,司马懿都不肯出战。诸葛亮深知,如果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故而发动强攻。可是无奈北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诸葛亮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钗、环、及脂粉等),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然不敢前来应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男子汉、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看到这里你会理解最初巾帼英雄是什么意思了吧),再用脂粉化妆吧!以此来讥讽证明他这个所谓的英雄只是个一般妇女而已,这是激将法。而司马懿虽然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巾国英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巾国英雄 | 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刑车,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归奉完婚,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因此郭才未遭杀害’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 |
草莽英雄 | 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
独胆英雄 | |
儿女英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
好汉英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
巾帼英雄 | 《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
乱世英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无名英雄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
英雄入彀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
英雄短气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