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观农事实验场还憩邻校六朝松下
[近代]:陈三立
城根吐广场,偕寻忘南北。
碧草连无垠,日气翻野色。
篱落转花径,丛菊自成国。
方塘鹅鸭喧,圈牛杂白黑。
暖风流未高,萌颖待滋息。
学稼通化工,茫茫呼后稷。
隔泥古松在,摩抚拨荆棘。
离披倒山影,挂枝悟写墨。
承平题句处,魂痕不可拭。
车音荡长墙,飞唾接归翼。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
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
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
暖風流未高,萌穎待滋息。
學稼通化工,茫茫呼後稷。
隔泥古松在,摩撫撥荊棘。
離披倒山影,挂枝悟寫墨。
承平題句處,魂痕不可拭。
車音蕩長牆,飛唾接歸翼。
近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
► 陈三立的诗(175篇) ► 陈三立的名句〕
近代: 陈三立
城根吐广场,偕寻忘南北。
碧草连无垠,日气翻野色。
篱落转花径,丛菊自成国。
方塘鹅鸭喧,圈牛杂白黑。
暖风流未高,萌颖待滋息。
学稼通化工,茫茫呼后稷。
隔泥古松在,摩抚拨荆棘。
离披倒山影,挂枝悟写墨。
承平题句处,魂痕不可拭。
车音荡长墙,飞唾接归翼。
城根吐廣場,偕尋忘南北。
碧草連無垠,日氣翻野色。
籬落轉花徑,叢菊自成國。
方塘鵝鴨喧,圈牛雜白黑。
暖風流未高,萌穎待滋息。
學稼通化工,茫茫呼後稷。
隔泥古松在,摩撫撥荊棘。
離披倒山影,挂枝悟寫墨。
承平題句處,魂痕不可拭。
車音蕩長牆,飛唾接歸翼。
宋代: 宋祁
茂气回鲜野,寒姿换故林。
败防溪响急,新甽耒痕深。
乳雉嬉原隩,歌牛下浦阴。
吾庐堪学稼,将老有初心。
茂氣回鮮野,寒姿換故林。
敗防溪響急,新甽耒痕深。
乳雉嬉原隩,歌牛下浦陰。
吾廬堪學稼,将老有初心。
清代: 王策
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
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
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
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
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
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
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
支離俶詭,是蒼龍遺蛻,千年神物。
鱗爪開張髯鬣動,長護經台斷壁。
黛色捎雲,銅根蝕雨,曆遍嚴霜雪。
晝饑夜凍,此翁信是奇傑。
攜客憩石憑闌,婆娑其下,不盡風雷發。
便欲圖歸縣座右,又恐通靈變滅。
拔地撐天,樹真難老,人易星星發。
六朝何在,寺樓斜挂殘月。
清代: 俞明震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
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
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
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虽无李侯馔,适口吾聊且。
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
乘溜下絕澗,竹筏如怒馬。農夫獻家釀,酌以牛角斝。
如何萬仞山,低首荒城下。蠻歌迎七姑,銅鼓鬧春社。
久與枯僧鄰,此景覺妍冶。沖風腳力健,曝日面皮赭。
怪鳥霧中來,怒爪堕檐瓦。蒼蒼者山川,何處界文野。
羊菌意有棱,貓筍可盈把。雖無李侯馔,适口吾聊且。
一幅蠻荒圖,悲來不能寫。亦有百尺松,龍鱗尤古雅。
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可憐王謝輩,同是悠悠者。
宋代: 尤槩
行行旷野间,田家功正甫。
老农谓予言,此中情难数。
焦枯虑连旱,阴损虑积雨。
插莳复耕耘,酷日无从拒。
岂不爱四肢,望岁忘其苦。
但愿庆丰年,得给人三鬴。
行行曠野間,田家功正甫。
老農謂予言,此中情難數。
焦枯慮連旱,陰損慮積雨。
插莳複耕耘,酷日無從拒。
豈不愛四肢,望歲忘其苦。
但願慶豐年,得給人三鬴。
宋代: 宋祁
炊饟中林烟火迟,劝农官吏驻春旗。
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拔时。
炊饟中林煙火遲,勸農官吏駐春旗。
蓬蒿意盛陽膏動,正是陳根可拔時。
宋代: 宋祁
杏蕊菖芽正及春,风烟万顷缥陂匀。
果然庄腹三餐饱,悒悒深耕不顾人。
杏蕊菖芽正及春,風煙萬頃缥陂勻。
果然莊腹三餐飽,悒悒深耕不顧人。
唐代: 皎然
片雨拂檐楹,烦襟四坐清。霏微过麦陇,萧散傍莎城。
静爱和花落,幽闻入竹声。朝观趣无限,高咏寄深情。
片雨拂檐楹,煩襟四坐清。霏微過麥隴,蕭散傍莎城。
靜愛和花落,幽聞入竹聲。朝觀趣無限,高詠寄深情。
宋代: 李洪
百雉安危欬唾中,三平狂寇不言功。
鲁连解难高千古,回纥投戈见此公。
欲上史官传逸事,要观著令独称忠。
傥能配食乡人社,宗衮宣城伟绩同。
百雉安危欬唾中,三平狂寇不言功。
魯連解難高千古,回纥投戈見此公。
欲上史官傳逸事,要觀著令獨稱忠。
傥能配食鄉人社,宗衮宣城偉績同。
宋代: 郭祥正
三岁悲农事,官仓亦已贫。
勅书虽赦狱,恩泽未苏民。
南国供输大,中宵涕泗频。
一心随草木,无复念沉沦。
三歲悲農事,官倉亦已貧。
勅書雖赦獄,恩澤未蘇民。
南國供輸大,中宵涕泗頻。
一心随草木,無複念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