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

[唐代]: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定定: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
②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恨:怅恨,遗憾。去年花:指早梅。

译文: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忆梅》赏析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 李商隐的诗(667篇) ►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忆梅

宋代郑刚中

古园深处读书窗,窗外疏梅破腊芳。
日暮独陪修竹静,露寒偏带晚风香。
清吟但喜花孤瘦,醉赏那知树老苍。
千里远移无健步,一枝横倚记东墻。

忆梅

宋代虞荐发

不见疏花久,悽然恨满襟。
相逢当岁晚,一别又春深。
冷落山中约,凄凉月下心。
期君须待雪,把酒候前林。

忆梅

宋代刘敞

岂无栋梁材,为君构明堂。
岂无调羹资,为君致烹鬺。
独使限荒鄙,委之道路旁。
岁晏吐奇秀,芬芬有余香。
疾风见松柏,衆秽知蕙芳。
譬彼君子质,幽沈道逾彰。
安得假神术,徙根俪长杨。
辽哉计不果,我心不能忘。

忆梅

宋代陆游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
眼高懒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
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
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醿在酒杯。

忆梅

宋代曹勋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
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
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
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忆梅

宋代曹勛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
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
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
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忆梅

宋代李龙高

飘蓬万里隔风沙,梦到江南未到家。
料得夜深霜月苦,几人挥泪说梅花。

忆梅

宋代张道洽

到得芳天閙衆葩,相思一夜鬓成华。
阆风归去无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忆梅

唐代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忆梅

宋代卷刚中

古园深处读书窗,窗外疏梅破腊芳。
日暮独陪修竹静,露寒偏带晚风香。
清吟但喜花孤瘦,醉赏那知树老苍。
千里远移无健步,一枝横倚记东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