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沅江李氏书堂

沅江李氏书堂

[宋代]:梅尧臣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
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於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
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梅尧臣简介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 梅尧臣的诗(3808篇) ► 梅尧臣的名句

猜你喜欢

沅江李氏书堂

宋代梅尧臣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
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於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
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余,世俗莫习惯。

李氏沅江书堂

宋代王安石

沅江水有梁与罾,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无以私智为公卿。

何氏书堂

宋代张镃

谁云学宦不同源,人镜风流百世存。
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

沈氏书堂

宋代叶适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
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
我老行罢读,君材重细论。
犹言无一字,大道始归根。

沈氏书堂

宋代卫泾

东山风景压东吴,更筑书堂映碧梧。
詹尹诗存家有宝,齐斋记外更无图。
洗除纨袴为缃帙,扫荡膏粱入泽臞。
早晚归舟行霅上,青灯深夜听伊吾。

何氏书堂

宋代叶茵

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
虽无芳史摹勋业,自有青山说姓名。
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
几年访古谋清隠,好借虚檐着短檠。

何氏书堂

宋代赵孟坚

元正假得晴,野服暂山行。
遇石松盘盖,悬崖兰倒生。
壁间题字古,潭面鉴形清。
官满应求此,读书秋月明。

题沈氏书堂

宋代魏了翁

吴兴沈声甫,示我书堂图。
枕松被修竹,带江衿浮屠。
堂上新牙签,吞天禄石渠。
出受山水谒,入与圣贤俱。
儿辈纷华悦,子独文字娱。
是心傥无斁,已足光韩畲。
吾闻学者事,穷理以返初。
为人只禽犊,鑽纸成蠹鱼。
勉哉师友功,千载沈氏书。

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

唐代颜真卿等(联句)

(颜真卿、陆羽、李蕚、裴修、康造、汤清河、清昼、陆士修、房夔、颜粲、颜颛、颜须、韦介、李观、房益、柳淡、颜岘、潘述)竹山招隐处,潘子读书堂。
(真卿)万卷皆成袠,千竿不作行。
(陆羽)练容飡沆瀣,濯足咏「沧浪」。
(李萼)守道心自乐,下帷名益彰。
(裴修)风来似秋兴,花发胜河阳。
(康造)支策晓云近,援琴春日长。
(汤清河)水田聊学稼,野圃试条桑。
(清昼)巾折定因雨,履穿宁为霜。
(陆士修)解衣垂蕙带,拂席坐藜牀。
(房夔)檐宇驯轻翼,簪裾染衆芳。
(颜粲)草生遽近砌,藤长稍依墙。
(颜颛)鱼乐怜清浅,禽闲熹颉行。
(颜须。
行当作「颃」)空园种桃李,远墅于此牛羊。
(韦介)读《易》三时罢,围碁百事忘。
(李观)境幽神自王,道在器犹藏(房益)昼歠山僧苟,宵传野客觞。
(柳淡)遥峯对枕席,丽藻映缣缃。
(颜岘)偶得幽栖地,无心学郑乡。
(潘述)(见《三长物斋丛书》本《颜鲁公文集》卷十二,宁乡黄本骥编订。
)(〖1〗连句诗后有黄本骥案语,曰:「连句,即联句也。
裴修,前梁县尉。
康造,会稽人,推官。
汤清河,大理评事。
房夔,河南人。
颜粲,鲁公族人。
李观,字元宾,赵郡贊皇人,洛阳丞,迁太子校书郎。
房益,河南人,詹事司直,《湖州志》作武康人,官监察御史。
此诗《全唐诗》未载,据石刻本补录。
」〖2〗望按:陆羽字鸿渐,曾撰《茶经》三卷。
李萼字伯高,赵人,擢制科,歷官庐州刺史。
清昼,即释皎然,吴兴人,本姓谢氏。
陆士修,嘉兴县尉。
颜颛、颜须,并真卿族姪。
颜岘,真卿兄子。
余待考。
)。

沅江渔者

唐代李羣玉

倚櫂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
长歌一曲烟霭深,归去沧江绿波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