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二首
[宋代]:苏轼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升霞影色欹残火,及物气焰明纤埃。
可怜极大不知已,浮生野马悠悠哉。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裡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鳌。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雲不覺醉陶陶。
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
山分宿霧盡寬遠,雲駕高風馳送來。
升霞影色欹殘火,及物氣焰明纖埃。
可憐極大不知已,浮生野馬悠悠哉。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
宋代: 苏轼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升霞影色欹残火,及物气焰明纤埃。
可怜极大不知已,浮生野马悠悠哉。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裡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鳌。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雲不覺醉陶陶。
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
山分宿霧盡寬遠,雲駕高風馳送來。
升霞影色欹殘火,及物氣焰明纖埃。
可憐極大不知已,浮生野馬悠悠哉。
宋代: 苏轼
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昇霞彩色敧残火,及物气燄明纤埃。
可怜极大不知已,浮生野马悠悠哉。
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
山分宿霧盡寬遠,雲駕高風馳送來。
昇霞彩色敧殘火,及物氣燄明纖埃。
可憐極大不知已,浮生野馬悠悠哉。
宋代: 苏轼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裡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鳌。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雲不覺醉陶陶。
宋代: 李壁
藻荇连延十亩余,从来佳致与人俱。
水禽扑碌时惊枕,城月朦胧当画图。
莫去渚兰留作佩,剩栽洲橘遣为奴。
从今杖屦频来往,乞与嘉名唤雁湖。
藻荇連延十畝餘,從來佳緻與人俱。
水禽撲碌時驚枕,城月朦胧當畫圖。
莫去渚蘭留作佩,剩栽洲橘遣為奴。
從今杖屦頻來往,乞與嘉名喚雁湖。
唐代: 李群玉
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
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晚景微雨歇,逍遙湖上亭。波閑魚弄餌,樹靜鳥遺翎。
性野難依俗,詩玄自入冥。何繇遂潇灑,高枕對雲汀。
雨氣消殘暑,蒼蒼月欲升。林間風卷簟,欄下水搖燈。
迥野垂銀鏡,層巒挂玉繩。重期浮小楫,來摘半湖菱。
宋代: 高翥
浅水摇船冷戛沙,平林暝色接栖鸦。
湖边老树垂垂白,半是梅花半雪花。
淺水搖船冷戛沙,平林暝色接栖鴉。
湖邊老樹垂垂白,半是梅花半雪花。
宋代: 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湖面平随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宋代: 曾巩
左符千里走或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左符千裡走或方,喜有西湖六月涼。
塞上馬歸終反覆,泰山鸱飽正飛揚。
懶宜魚鳥心常靜,老覺詩書味更長。
行到平橋初見日,滿川風露紫荷香。
宋代: 李壁
藻荇连延十亩余,从来佳致与人俱。
水禽扑碌时惊枕,城月朦胧当画图。
莫去渚兰留作珮,剩栽洲橘遣为奴。
从今杖屦频来往,乞与嘉名唤雁湖。
藻荇連延十畝餘,從來佳緻與人俱。
水禽撲碌時驚枕,城月朦胧當畫圖。
莫去渚蘭留作珮,剩栽洲橘遣為奴。
從今杖屦頻來往,乞與嘉名喚雁湖。
唐代: 李羣玉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捲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重期浮小檝,来摘半湖菱。
雨氣消殘暑,蒼蒼月欲升。
林間風捲簟,欄下水搖燈。
迥野垂銀鏡,層巒挂玉繩。
重期浮小檝,來摘半湖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