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阅读及答案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诸锦帆开。

青青竹笋②迎船出,白白江鱼入③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①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东征,班昭随儿子到陈留赴任时作《东征赋》。逐子,跟随着儿子。②竹笋,典出《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号,笋为之生。”③江鱼,典出《后汉书》:“姜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姜夫妇尽孝,力作鱼脍以奉,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以供母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暗写王十五判官奉母归养之事,呼应标题中“扶待还”三字,领起下文。

B.“风生洲渚锦帆开”实写归舟之景,景中融情;“离别不堪无限意”则是直接抒情。

C.颔联用叠词“青青”“白白”写竹笋、江鱼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尾联写诗人为友频举酒杯,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

E.全诗层次分明,多处用典,增强了内容的厚重性。语言有的含蓄隽永,有的通俗。

15.本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D   

15.①诗人自言承受不了无限的离别之意,表达了送别友人王十五判官时的惜别、留恋;②诗人称王十五有济世救时的才干,表达了对堪为济时之才的朋友的赞赏和钦敬;③诗人希望有人能力挽艰危的时局,表达了对艰危时局的忧虑。

14.试题分析:C项,“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错误,这一联用典,借以赞美友人王十五对母亲的孝养之情。D项,“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在诗中缺乏依据。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根据诗中的重点词语作答,此题注意结合诗歌颈联中的中“离别”“不堪”“艰危”“济时才”分析“对友人、赞赏和钦敬”以及“对艰危时局的忧虑”的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颈联中的中“离别”“不堪”“艰危”“济时才”分析。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唐代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迴,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唐代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送王十六判官

唐代杜甫

客下荆南尽,君今复入舟。
买薪犹白帝,鸣橹少沙头。
衡霍生春早,潇湘共海浮。
荒林庾信宅,为仗主人留。

岁日送王十三判官之松州幕

唐代殷济

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
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
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唐代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赠窦五判官

唐代韦渠牟

故旧相逢三两家,爱君兄弟有声华。文辉锦彩珠垂露,
逸兴江天绮散霞。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
终须撰取新诗品,更比芙蓉出水花。

途次金陵逢同年沈五判官

宋代祖无择

数载天涯别,年来不定居。
扁舟忽相值,孤抱信何如。
公干犹多病,孝先仍嫩书。
人生从坎壈,客意且踌躇。
淡薄市桥酒,鲜肥江岸鱼。
可来同饮食,勿笑此萧疎。

送庞判官赴黔中

唐代司空曙

天远风烟异,西南见一方。
乱山来蜀道,诸水出辰阳。
堆案青油暮,看棋画角长。
论文谁可制,记室有何郎。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唐代李频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唐代刘长卿

不识黔中路,今看遣使臣。
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
地远官无法,山深俗岂淳。
须令荒徼外,亦解惧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