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高斯得的诗 > 送庸斋赴召

送庸斋赴召

[宋代]:高斯得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诏许还坡仙。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顔。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拏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嗸嗸愁实田。
南交黠寇谋斡腹,东海逆雏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衆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

高斯得简介

宋代·高斯得的简介

高斯得,本名斯信(《鹤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说》),字不妄,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授利州路观察推官。端平末佐李心传修四朝史。因冬雷封事忤史嵩之,出...〔► 高斯得的诗(176篇) ► 高斯得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庸斋赴召

宋代高斯得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诏许还坡仙。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顔。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拏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嗸嗸愁实田。
南交黠寇谋斡腹,东海逆雏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衆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

喜杨诚斋赴召

宋代张镃

病中何事却懽欣,闻召高安老使君。
碧落岂容留绮夏,紫微端要着卿云。
朝天续集开新咏,解易玄谈记古文。
应笑清臞约斋子,湖边犹恋白鸥羣。

送蒙斋赴召六首

宋代包恢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於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一

宋代包恢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干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髮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三

宋代包恢

干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纔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衆欺恐寡信,多僞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蝱。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二

宋代包恢

广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川流本敦化,溥博时出之。
刚毅发秋凛,宽裕融春熙。
聪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时。
权度心为甚,圣人良在兹。
思睿睿作圣,无思无不思。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六

宋代包恢

四世凡五公,贵盛古自昔。
于我如浮云,光前在仁宅。
仰观我絜斋,江汉濯之白。
下视世所羡,腰黄眼前赤。
度越此流辈,人何啻千百。
希舜鹿野居,介然有如石。
尝为耳目人,天子屡前席。
义难若是恝,命岂可终逆。
非如一小官,去就惟我适。
况当有道时,丘自不与易。
世方厄三空,实当有长策。
心肝奉至尊,忧劳敢云斁。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

送上蔡谢悔斋赴召

宋代葛绍体

诏趣朝天去,春风半月程。
西湖花锦重,东越柳绵轻。
趋走输年少,谋猷让老成。
边烽半明灭,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五

宋代包恢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隠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衆僞。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四

宋代包恢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
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繫兴替。
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
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
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
如有一胜着,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
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闢天地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