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qièxiǎng

浮声切响


浮声切响 (浮聲切響)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ú shēng qiè xiǎng,该词语属于成语,分字 [浮,声,切,响]。

浮声切响

读音fú shēng qiè xiǎng

怎么读

注音ㄈㄨˊ ㄕㄥ ㄑ一ㄝˋ ㄒ一ㄤˇ

浮声切响(读音fú shēng qiè xiǎng)的近同音词有 浮生切响(fú shēng qiè xiǎng)


※ 词语「浮声切响」的拼音读音、浮声切响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浮声切响[ fú shēng qiè xiǎng ]

⒈  指音韵的轻、重声。一说浮声即平声,切响即仄声。

引证解释

⒈  指音韵的轻、重声。一说浮声即平声,切响即仄声。

《宋书·谢灵运传》:“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曾(曾致尧 )谓曰:‘子之诗虽工,而音韵犹哑尔。’李( 李虚己 )初未悟。后得 沉休文 所谓‘前有浮声,后有切嚮’,遂精於格律。”
刘师培 《文说》:“及 齐 梁 之间,文士辈出,盛解音律,始制四声……又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律吕各适物宜,低昂奚容舛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偶语之中,轻重悉异。”

国语辞典

浮声切响[ fú shēng qiè xiǎng ]

⒈  浮声,平声。切响,上、去、入三声,即所谓的仄声。浮声切响指诗歌创作上具体用四声,要求语音的高低相间和抑扬相对。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更多词语拼音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