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
琅琅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áng láng,该词语属于形容词,AA式,分字 [琅]。
![琅琅](/d/file/p3/e00f297c968178d37951f1c431c2124e.jpeg)
读音láng láng
怎么读
注音ㄌㄤˊ ㄌㄤˊ
琅琅(读音láng láng)的近同音词有 朗朗(lǎng lǎng)浪浪(làng làng)阆阆(làng làng)硠硠(láng láng)榔榔(láng láng)
※ 词语「琅琅」的拼音读音、琅琅怎么读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提供。
词语解释
琅琅[ láng láng ]
⒈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英the sound of tinkling,reading aloud,etc.;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
引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礧石相击,琅琅礚礚。”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嗟嗟 子厚,今也则亡。临絶之音,一何琅琅。”
宋 苏舜钦 《秀州通越门外》诗:“密树重萝覆水光,珍禽无数语琅琅。”
明 高启 《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读书闭阁人罕识,明月夜照声琅琅。”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天风一以吹,戛玉音琅琅。”
⒉ 形容人品坚贞,高洁。
引《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慨慨 马生,琅琅高致,发愤囹圄,没而犹眡。”
李善 注:“《广雅》曰:‘琅琅,坚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琅琅先生,雅杖名节,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晋书·庾阐传》:“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巖巖其峯。”
⒊ 明朗,清朗。
引晋 殷晋安 《文殊像赞》:“琅琅三达,如日之明;亹亹神通,在变伊形。”
清 姚鼐 《寄王禹卿》诗:“无因闻玉笛,烟月夜琅琅。”
国语辞典
琅琅[ láng láng ]
⒈ 状声词:(1) 形容金石相击的声音。(2) 形容清朗的读书声。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3) 形容蛇皮鼓的声音。元·汤式〈风入松·题货郎担儿〉曲:「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也作「不琅琅」、「不朗朗」。
引《晋书·卷九二·庾阐传》:「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岩岩其峰。」
德语hellklingend, helltönend
更多词语拼音
- láng dāng琅当
- sī láng láng斯琅琅
- cāng láng苍琅
- láng dāng琅珰
- qīng láng gān青琅玕
- líng láng玲琅
- láng huán fú dì琅嬛福地
- láng cōng琅璁
- huō láng豁琅
- láng chēng琅铛
- láng huán琅嬛
- láng shuāng琅霜
- láng dāng yì琅珰驿
- láng yá tái琅邪台
- láng huā琅花
- fà láng珐琅
- dāng láng珰琅
- cuì láng gān翠琅玕
- huā láng láng花琅琅
- láng yuán琅园
※ Tips:拼音和读音的区别:读音是用嘴把拼音读出来;拼音是把嘴里的读音写下来.读音是声,拼音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