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持兵
拼音pī jiǎ chí bīng
解释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勃在国,常恐惧,每郡守使丞尉行县,勃常被甲持兵。”
暂未找到成语被甲持兵的典故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被甲持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被甲载兵 | 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
被甲执兵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
被甲枕戈 | 《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
被甲据鞍 | 《後汉书 马援传》载:汉 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
被甲执锐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已而之细柳军,军吏被甲执锐,榖弓弩持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