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的成语(共找到296条成语)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
1.好施小惠 | 喜欢给别人小恩小惠。 | 《旧五代史·王峻传》:“峻贪权利,多机数,好施小惠,喜人附己。” |
2.稗官小说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3.后生小子 | 后生小子hòushēng-xiǎozi指旧时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带轻蔑意的称呼 |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
4.小心在意 | 指做事十分认真与谨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 |
5.火烛小心 |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
6.柱小倾大 | 喻指能力小者承担重任必出危险。 | 《汉书 李寻传》:“屋大柱小,可为寒心。唯陛下亲求贤士。”颜师古注:“言天下事重大,臣之任当得贤能者。” |
7.雕虫小事 | 犹言雕虫小技。 |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小事,不足以自明。” |
8.小节苛礼 | 苛礼:苛繁的礼节。指拘泥于细小繁苛的礼节。 | |
9.好行小慧 | 好炫耀小聪明。 |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
10.小人之雄 | 小人之中的极坏者。 | |
11.黄头小人 | 隐语。指“恭”字。 | |
12.章回小说 | 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每回常用两句相对仗的句子标目,以揭示本回的主要内容。其源出宋·元话本,后为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 |
13.先小人,后君子 |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后引申为生意谈妥之前该注意的事项都要提前说好,免得开始很大方随和,什么条件都答应,后期做不到而损人不利己,是谓先小人后君子是也!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14.小大由之 | 小事、大事皆须遵循礼节而行。 | 《论语 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
15.大吆小喝 | 大声喊叫﹑谩骂。 | |
16.小鹿儿心头撞 | 喻惊恐。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
17.小冠子夏 | 指汉杜钦。 |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
18.大称小斗 | 容量小于标准量的斗。 | |
19.小道消息 | 小道消息xiǎodàoxiāoxi传闻,道听途说 | 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 |
20.一惊非小 | 突然发生严重情况,感到十分吃惊。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6回:“灯笼灭了,包袱也不见了,这一惊非小。” |
21.小国寡民 | 本为春秋时期老子的政治理想。指国小民少。后常用作谦词。 | 先秦 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22.没大没小 | 指不分辈分(fèn),多形容说话不懂规矩,超越身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 |
23.蝇头小字 | 如蝇头般细小的字或用小字写成的书。 | |
24.小本经济 | 指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买卖。 | |
25.幺幺小丑 | 指微不足道的坏人。 | 清 梁启超《新民说 论尚武》:“然极韩、岳、张、吴诸武臣之力,卒不能制幺幺小丑兀术之横行。” |
26.小惩大戒 | 谓稍加惩罚,使接受教训,不至犯大错误。 |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过借此小惩大戒,也叫你东家晓得点轻重,你们要告尽管去上告。” |
27.谴责小说 | 清末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皆含针砭社会恶习之意,特称为「谴责小说」。 | |
28.清吟小班 | 旧时上等妓院的别称。 | |
29.毛头小子 | 指年轻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
30.因小见大 | 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