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朱熹 > 朱熹古诗词大全

朱熹的诗

本页收录朱熹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朱熹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朱熹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朱熹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朱熹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秋华四首 木犀

宋代:朱熹

乔木生夏凉,芳蕤散秋馥。
未觉岁将寒,扶踈方遶屋。

训蒙绝句 人心道心三首 其三

宋代:朱熹

莫道惟危便为恶,只缘衆欲起于形。
常须急把理来救,亦要少从危处行。

云谷杂诗十二首 还家

宋代:朱熹

出去柴门掩,归来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暮怅离忧。

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 其三

宋代:朱熹

志士怀韬畧,奇兵吼镆干。
关河那得往,肝胆不胜寒。
壮节悲如许,雄图渺未阑。
皇舆方仄席,陋巷敢求安。

方广奉怀定叟

宋代:朱熹

偶来石廪峯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
城市山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櫂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七

宋代:朱熹

六曲苍屏遶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櫂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七

宋代:朱熹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
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羣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
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骎骎予谓此乃圣人从心之妙三叹成诗重以问彼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阙里当年语从心,至今踪迹尚难寻。
况君直至无心处,肯向人前话浅深。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

宋代:朱熹

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己。
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
猗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
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礼。
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
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 其五

宋代: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
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伏读云臺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齿及贱名追怀曩昔不胜感涕辄次元韵呈诸同游计亦同此叹也

宋代:朱熹

提携当日忝忘年,曾向瑕丘独请前。
喜看玄云生素壁,恍疑后学厠先贤。
公游汗漫今何许,我病摧颓久自怜。
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次韵谒忠显刘公墓下

宋代:朱熹

理乱由来今古同,覆车那肯戒前踪。
纷纷误国人无数,不昧丹心独此公。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一一

宋代:朱熹

平生劳仰止,今日登此堂。
愿以图象意,质之巾几傍。
先生寂无言,贱子涕泗滂。
神听傥不遗,惠我思无疆。

题周氏溪园三首 其二

宋代:朱熹

危亭竹柏间,悄蒨日幽绝。
朔风一以厉,爱此枝上雪。
仰悲玄景驶,俯叹群芳歇。
不用此时来,那知岁寒节。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何处飞来薝蔔林,老枝樛屈更萧椮。
凄凉杜老江头句,坐对行吟得自箴。

醉下祝融峰作

宋代:朱熹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盪胸。
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训蒙绝句 古者以利为本

宋代:朱熹

论性无非日用间,何须虚诞与深艰。
昭昭万事皆其理,只是功夫欲顺难。

闻蛙

宋代:朱熹

两枢盛怒鬭春池,羣吠同声彻晓帷。
等是一场狼籍事,更无人与问官私。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代: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
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训蒙绝句 人心道心三首 其一

宋代:朱熹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
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独难。
夫君偏有思,妙处却无端。
堂上三湘远,人间五月寒。
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钱看。

观林长仁书卷戏题问答 其二

宋代:朱熹

为爱云泉百尺飞,故将茅屋傍苔矶。
几年清梦黄尘里,此日秋风一棹归。

拜鸿庆宫有感

宋代:朱熹

旧京原庙久烟尘,白髮祠官感慨新。
北望千门空引籍,不知何日去朝真。

云谷二十六咏 休菴

宋代:朱熹

别岭有精庐,林峦亦幽绝。
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设。

过盖竹作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
何时买得鱼船就,乞与人间画里看。

朱熹简介

朱熹简介资料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