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
本页收录朱熹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朱熹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朱熹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朱熹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朱熹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朱熹
莫道惟危便为恶,只缘衆欲起于形。
常须急把理来救,亦要少从危处行。
莫道惟危便為惡,隻緣衆欲起于形。
常須急把理來救,亦要少從危處行。
宋代:朱熹
出去柴门掩,归来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暮怅离忧。
出去柴門掩,歸來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暮怅離憂。
宋代:朱熹
志士怀韬畧,奇兵吼镆干。
关河那得往,肝胆不胜寒。
壮节悲如许,雄图渺未阑。
皇舆方仄席,陋巷敢求安。
志士懷韬畧,奇兵吼镆幹。
關河那得往,肝膽不勝寒。
壯節悲如許,雄圖渺未闌。
皇輿方仄席,陋巷敢求安。
宋代:朱熹
偶来石廪峯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
城市山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
偶來石廪峯頭寺,忽憶畫船齋裡人。
城市山林雖一緻,不知何處是真身。
宋代:朱熹
六曲苍屏遶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櫂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六曲蒼屏遶碧灣,茅茨終日掩柴關。
客來倚櫂岩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宋代:朱熹
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
云何百代下,学绝教养乖。
羣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
淳风反沦丧,扰扰胡为哉。
聖人司教化,黉序育群材。
因心有明訓,善端得深培。
天叙既昭陳,人文亦褰開。
雲何百代下,學絕教養乖。
羣居競葩藻,争先冠倫魁。
淳風反淪喪,擾擾胡為哉。
宋代:朱熹
阙里当年语从心,至今踪迹尚难寻。
况君直至无心处,肯向人前话浅深。
阙裡當年語從心,至今蹤迹尚難尋。
況君直至無心處,肯向人前話淺深。
宋代:朱熹
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己。
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
猗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
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礼。
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
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放勳始欽明,南面亦恭己。
大哉精一傳,萬世立人紀。
猗欤歎日跻,穆穆歌敬止。
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禮。
恭惟千載心,秋月照寒水。
魯叟何常師,删述存聖軌。
宋代:朱熹
提携当日忝忘年,曾向瑕丘独请前。
喜看玄云生素壁,恍疑后学厠先贤。
公游汗漫今何许,我病摧颓久自怜。
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提攜當日忝忘年,曾向瑕丘獨請前。
喜看玄雲生素壁,恍疑後學厠先賢。
公遊汗漫今何許,我病摧頹久自憐。
隻有空山無歲月,倚天寒木但蒼然。
宋代:朱熹
理乱由来今古同,覆车那肯戒前踪。
纷纷误国人无数,不昧丹心独此公。
理亂由來今古同,覆車那肯戒前蹤。
紛紛誤國人無數,不昧丹心獨此公。
宋代:朱熹
平生劳仰止,今日登此堂。
愿以图象意,质之巾几傍。
先生寂无言,贱子涕泗滂。
神听傥不遗,惠我思无疆。
平生勞仰止,今日登此堂。
願以圖象意,質之巾幾傍。
先生寂無言,賤子涕泗滂。
神聽傥不遺,惠我思無疆。
宋代:朱熹
危亭竹柏间,悄蒨日幽绝。
朔风一以厉,爱此枝上雪。
仰悲玄景驶,俯叹群芳歇。
不用此时来,那知岁寒节。
危亭竹柏間,悄蒨日幽絕。
朔風一以厲,愛此枝上雪。
仰悲玄景駛,俯歎群芳歇。
不用此時來,那知歲寒節。
宋代:朱熹
何处飞来薝蔔林,老枝樛屈更萧椮。
凄凉杜老江头句,坐对行吟得自箴。
何處飛來薝蔔林,老枝樛屈更蕭椮。
凄涼杜老江頭句,坐對行吟得自箴。
宋代:朱熹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盪胸。
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我來萬裡駕長風,絕壑層雲許盪胸。
濁酒三杯豪氣發,朗吟飛下祝融峰。
宋代:朱熹
论性无非日用间,何须虚诞与深艰。
昭昭万事皆其理,只是功夫欲顺难。
論性無非日用間,何須虛誕與深艱。
昭昭萬事皆其理,隻是功夫欲順難。
宋代:朱熹
两枢盛怒鬭春池,羣吠同声彻晓帷。
等是一场狼籍事,更无人与问官私。
兩樞盛怒鬭春池,羣吠同聲徹曉帷。
等是一場狼籍事,更無人與問官私。
宋代: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
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不是胸中飽丘壑,誰能筆下吐雲煙。
故應祇有王摩诘,解寫離騷極目天。
宋代:朱熹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
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自從載籍流傳後,此是論心第一條。
剖析精明為訓切,如何心學尚寥寥。
宋代:朱熹
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独难。
夫君偏有思,妙处却无端。
堂上三湘远,人间五月寒。
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钱看。
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獨難。
夫君偏有思,妙處卻無端。
堂上三湘遠,人間五月寒。
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錢看。
宋代:朱熹
为爱云泉百尺飞,故将茅屋傍苔矶。
几年清梦黄尘里,此日秋风一棹归。
為愛雲泉百尺飛,故将茅屋傍苔矶。
幾年清夢黃塵裡,此日秋風一棹歸。
宋代:朱熹
旧京原庙久烟尘,白髮祠官感慨新。
北望千门空引籍,不知何日去朝真。
舊京原廟久煙塵,白髮祠官感慨新。
北望千門空引籍,不知何日去朝真。
宋代:朱熹
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
何时买得鱼船就,乞与人间画里看。
浩蕩鷗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駐江幹。
何時買得魚船就,乞與人間畫裡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