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秀的诗
本页收录周兰秀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周兰秀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周兰秀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周兰秀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周兰秀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明代:周兰秀
叶落平沙,云迷远树。
山色模糊人唤渡。
芙蓉笑摘上兰桡,轻鸥惊入波心去。
衰柳含烟,凉蝉咽露。
年年重觅王孙路。
可怜人静玉楼空,满庭芳草家何处。
葉落平沙,雲迷遠樹。
山色模糊人喚渡。
芙蓉笑摘上蘭桡,輕鷗驚入波心去。
衰柳含煙,涼蟬咽露。
年年重覓王孫路。
可憐人靜玉樓空,滿庭芳草家何處。
明代:周兰秀
晨妆草草。绾髻慵梳新样巧。
捲起帘栊。远见荷开满沼红。
轻摇团扇。熏风阵阵轻吹面。
堤柳条条。带雨拖烟拂板桥。
晨妝草草。绾髻慵梳新樣巧。
捲起簾栊。遠見荷開滿沼紅。
輕搖團扇。熏風陣陣輕吹面。
堤柳條條。帶雨拖煙拂闆橋。
明代:周兰秀
雨过池塘万绿生,微风吹满绣帘轻。
远山一角夕阳明。
静里荷香来扇底,梦余蕉影倚窗横。
关情何处玉箫声。
雨過池塘萬綠生,微風吹滿繡簾輕。
遠山一角夕陽明。
靜裡荷香來扇底,夢餘蕉影倚窗橫。
關情何處玉箫聲。
明代:周兰秀
怅情琼蕊弄春冰,寒悄轩窗日数凭。
百结回肠魂缥缈,充箱漫贵剡溪藤。
怅情瓊蕊弄春冰,寒悄軒窗日數憑。
百結回腸魂缥缈,充箱漫貴剡溪藤。
明代:周兰秀
遗诗犹贮旧书帏,林壑缘深梦后非。
檐鸟倦啼花不扫,古丘残月倩魂归。
遺詩猶貯舊書帏,林壑緣深夢後非。
檐鳥倦啼花不掃,古丘殘月倩魂歸。
明代:周兰秀
十七龄来聚沫馀,芙蓉城冷待爰居。
臂文朱缕他年识,袛恐天都署掌书。
十七齡來聚沫馀,芙蓉城冷待爰居。
臂文朱縷他年識,袛恐天都署掌書。
明代:周兰秀
闲窗琼月照幽姿,芳雪飘零有所思。
莫谓愁春春不觉,语愁今可共瑶期。
閑窗瓊月照幽姿,芳雪飄零有所思。
莫謂愁春春不覺,語愁今可共瑤期。
明代:周兰秀
性带烟霞秀可餐,蕉窗煮梦静无喧。
只今韵魄翛然去,何必双飞文采鸳。
性帶煙霞秀可餐,蕉窗煮夢靜無喧。
隻今韻魄翛然去,何必雙飛文采鴛。
明代:周兰秀
十咏探梅护径苔,柔情端不为春来。
琴亡谁谱江南弄,空使疏香度夜台。
十詠探梅護徑苔,柔情端不為春來。
琴亡誰譜江南弄,空使疏香度夜台。
明代:周兰秀
芳草重重绿绕坡,游情澹远欲如何。
无端纨扇因风堕,是处桃花映水多。
榜女自依烟渚笑,林莺初到客樽歌。
山光为共春光醉,归棹沿溪一逶迤。
芳草重重綠繞坡,遊情澹遠欲如何。
無端纨扇因風堕,是處桃花映水多。
榜女自依煙渚笑,林莺初到客樽歌。
山光為共春光醉,歸棹沿溪一逶迤。
明代:周兰秀
三生石上指空弹,读罢《楞严》静里观。
尘土何堪埋玉树,梨花小阁又春寒。
三生石上指空彈,讀罷《楞嚴》靜裡觀。
塵土何堪埋玉樹,梨花小閣又春寒。
明代:周兰秀
名闺洵有女如云,君独珠焚与玉沈。
岂是忌才秋梦短,白头应不怨文君。
名閨洵有女如雲,君獨珠焚與玉沈。
豈是忌才秋夢短,白頭應不怨文君。
明代:周兰秀
擘积春工斗艳忙,那知子墨寸丝藏。
六朝金粉删鸳谱,百叠烟云落绣床。
手浣露香翻紫脱,缕飘湘素冷玄霜。
君家颖握珍如许,苏蕙恒嫌锦字长。
擘積春工鬥豔忙,那知子墨寸絲藏。
六朝金粉删鴛譜,百疊煙雲落繡床。
手浣露香翻紫脫,縷飄湘素冷玄霜。
君家穎握珍如許,蘇蕙恒嫌錦字長。
明代:周兰秀
新箨初舒雨后枝,碧含香破淡相宜。
为君写出疏栏影,一片寒光照墨池。
新箨初舒雨後枝,碧含香破淡相宜。
為君寫出疏欄影,一片寒光照墨池。
明代:周兰秀
一缕春窗淡淡光,疏梅清影落寒床。
生绡半幅留飞白,焦墨一枝吹冷香。
邀月对人孤作癖,须花念我笑空忙。
那堪梦与罗浮远,晓色临池并照妆。
一縷春窗淡淡光,疏梅清影落寒床。
生绡半幅留飛白,焦墨一枝吹冷香。
邀月對人孤作癖,須花念我笑空忙。
那堪夢與羅浮遠,曉色臨池并照妝。
明代:周兰秀
习习风清乞士家,十年三过斗名茶。
夕翻珠月分鸥浪,春试缥罂泛乳花。
剩见亭荒犹浦溆,却疑人在此蒹葭。
兹湖一借眉山重,品第堪从陆羽誇。
習習風清乞士家,十年三過鬥名茶。
夕翻珠月分鷗浪,春試缥罂泛乳花。
剩見亭荒猶浦溆,卻疑人在此蒹葭。
茲湖一借眉山重,品第堪從陸羽誇。
明代:周兰秀
晓风疏柳挂楼西,雾合秋窗半欲迷。
衾冷不堪重索梦,黄鹂飞向隔花啼。
曉風疏柳挂樓西,霧合秋窗半欲迷。
衾冷不堪重索夢,黃鹂飛向隔花啼。
明代:周兰秀
柳絮因风淡远空,海棠照夜雾溟濛。
莫愁强字卢家妇,闭影梨花香雪中。
柳絮因風淡遠空,海棠照夜霧溟濛。
莫愁強字盧家婦,閉影梨花香雪中。
![周兰秀简介资料](https://www.shici66.com/e/data/images/notimg.gif)
[明]女。玉台画史扫叶山房石印本作兰芳,画史丛书本作兰秀。字淑英(列朝诗集作弱英)。吴江(今江苏吴江)周应懿孙女。孙愚公妻。其母沈嫒,著声香奁,兰秀秉其家学,雅善吟咏有餐花遗稿,山阴王端淑称许之。工绘事,善写竹。《档李诗系、孙氏家乘、清画家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