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赵光义 > 赵光义古诗词大全

赵光义的诗

本页收录赵光义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赵光义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赵光义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赵光义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赵光义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逍遥咏·脱空谩语莫知真

宋代:赵光义

脱空谩语莫知真,诳惑愚蒙呼杀人。
爱者擬求名利用,被他误赚怕论申。
唯言草异生岩谷,更说天涯泛海津。
有甚相干争道理,几家烧炼几家贫。

缘识·人本心田静

宋代:赵光义

人本心田静,机关节买是非。
聪明存节操,曲直自相依。
思寂知玄奥,区分有顺违。
精通含识性,理义恺然希。

缘识·南来北去无时节

宋代:赵光义

南来北去无时节,举翅抬头飞似雪。
当日离春今日秋,湘江浦上旧明月。

缘识·坚心不退道皆同

宋代:赵光义

坚心不退道皆同,元始天尊大教通。
多是世人迷自惑,岂能容易见仙踪。

缘识·因缘业障遇真稀

宋代:赵光义

因缘业障遇真稀,黄帝乘龙岂是非。
达识尚凝常恍惚,愚蒙溶解故相违。
华池秘密人天授,神室光扬日月辉。
智者无言皆口默,敢将容易论玄机。

缘识·自家未达莫来看

宋代:赵光义

自家未达莫来看,解者从生真是汉。
世涂烦恼一齐休,修取菩提心不乱。
大觉因明凡圣同,苦空圆满光不散。
含识缘中晓了难,爱河须渡达彼岸。
我见人见众生见,菩萨行持终不惮。
离贪嗔,绝情欲,
定相安然无反覆。从头法归镇长开,
郁郁黄花生翠竹。天高地广遍周游,
十方妙色能照烛。七宝山高三界中,
拨去浮云沈水渌。离他一念是因缘,
珍重贤圣皆知足。

缘识·心如明鉴照织微

宋代:赵光义

心如明鉴照织微,大道之中没是非。
拂拭尘埃高挂阁,天边日月有光辉。

缘识·眼识诸缘相

宋代:赵光义

眼识诸缘相,行持妙法存。
明开邪见性,不见有无根。

缘识·老少竞浮沈

宋代:赵光义

老少竞浮沈,须知岁月深。
开花如似梦,世有几般心。

缘识·白云风散聚天香

宋代:赵光义

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
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

逍遥咏·鹤骨岩岩混世间

宋代:赵光义

鹤骨岩岩混世间,不侵寒暑似童颜。
精神爽丽言干典,举步如飞思虑闲。
起从问他修炼法,乱将词理勿交关。
生来静却凡愚见,又说三仙有大还。

逍遥咏·渐省虚名理

宋代:赵光义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逍遥咏·难求的当问愚痴

宋代:赵光义

难求的当问愚痴,那个堪言好事知。
名利猛贪无有足,多端动止没规仪。
浮生不实将何用,欲把非常乱作为。
谩语饶教能配类,一朝患害殢他谁。

逍遥咏·我自常安乐

宋代:赵光义

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缘识·真一生天地

宋代:赵光义

真一生天地,因依认宿缘。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语默何奇绝,幽深隐圣贤。
谁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缘识·多言心不善

宋代:赵光义

多言心不善,出口莫能追。
如梦欢娱乐,归家说盛衰。
擬将何所用,理乱别公私。
方寸巧施设,小人亦可悲。

缘识·避罪胜修福

宋代:赵光义

避罪胜修福,其为理一般。
资财丰利益,公道不欺瞒。
浊世贪荣禄,明时善政官。
遏强能抚弱,容此势情观。

缘识·看花终不似春雷

宋代:赵光义

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
雨顺风调为上瑞,苍生家足降天来。

缘识·十洲宫殿海漫漫

宋代:赵光义

十洲宫殿海漫漫,天上人间是可观。
风袅长空清境界,凡夫兴念大应难。

缘识·我有真金色

宋代:赵光义

我有真金色,常银染不得。
我有智慧空,从头即是实。
我有兜罗绵,岂受凡情墨。
劝尔世间人,善道须平直。

缘识·大矣哉文

宋代:赵光义

大矣哉文,道合南薰。
包含六义,洞究三坟。
傍通造化,察变声闻。
垂其懿范,万一之分。

缘识·常思清净世情闲

宋代:赵光义

常思清净世情闲,遥认天平我扣关。
莫道玄谈些子是,凤飞鹤宿九疑山。

句·好事尽输纯与直

宋代:赵光义

好事尽输纯与直,谩劳颊舌涌如泉。

逍遥咏·逍遥人控鹤

宋代:赵光义

逍遥人控鹤,碧落压天津。
达理通含识,虚无即是真。
河车谁肯信,铅汞本相亲。
造化皆如此,今缘论宿因。

逍遥咏·笑尽人间事

宋代:赵光义

笑尽人间事,至头总不知。
信心终是实,如日莹无欺。
举措持恒久,贪一却似痴。
善缘销恶趣,惠爱广将施。

赵光义简介

赵光义简介资料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