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赵光义 > 赵光义古诗词大全

赵光义的诗

本页收录赵光义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赵光义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赵光义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赵光义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赵光义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赐陈抟·曾向前朝出白云

宋代:赵光义

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缘识·民间天上事

宋代:赵光义

民间天上事,通理一言之。
仙积千年寿,人终百岁期。
礼容分次第,泛爱别尊卑。
福业有轻重,那堪乱作为。

缘识·往事兴人感

宋代:赵光义

往事兴人感,徘徊思寂寥。
湛然穷古道,群品似相邀。
春台松柏静,秋风海岳摇。
时迁何倏忽,落叶自零飘。

缘识·蔟蔟排弦声流美

宋代:赵光义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
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高悬韵响声来去,堂深兴寐无相阻。
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
凄清激切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
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

缘识·耳根清静本来修

宋代:赵光义

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持斋道士寻红叶,醉卧仙人未白头。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缘识·昆仑山上玉楼前。五色祥光混紫烟

宋代:赵光义

昆仑山上玉楼前。五色祥光混紫烟。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时醉卧花眠。

缘识·君子淡交如似水

宋代:赵光义

君子淡交如似水,小人交结甘如醴。
微窪浪息派分流,倏忽之间生谤毁。
但去骄矜添意气,贞松全胜凡花卉。
狂风秪是有尘埃,大海潮宗深无底。

缘识·归信妙法要精专

宋代:赵光义

归信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
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

缘识·朱明日盛残花卉

宋代:赵光义

朱明日盛残花卉,琼苑争游諠帝里。
宝马香车去复来,几许人心欢不已,
金明水上浮仙岛,画舸龙舟非草草。
世宁清静验如然,老者携小少随老。
匼匝烟云杨柳岸,罗绮纵横长不断。
五谷丰登顺四时,亿兆歌谣绝愁叹。
康哉阗咽芳林下,一看难醻千万价。
升平听在乐声中,比屋可封民自化。

缘识·天门地户秘机深

宋代:赵光义

天门地户秘机深,谁测玄微妙理心。
唯有丹田身外境,清虚恬澹影森森。

逍遥咏·南来北去及东西

宋代:赵光义

南来北去及东西,万物难归一等齐。
倏忽争知兴变易,幽玄恬澹不昏迷。
区分有截无邪见,轨范如空咏好题。
天且岂容私辅德,功成自竖入云梯。

逍遥咏·世利贪拘束

宋代:赵光义

世利贪拘束,欺心自不知。
一真求意在,四叙绝参差。
顿悟超诸圣,娱情改换痴。
生前如似梦,愿重细推之。

缘识·年过百岁鬓如鸦

宋代:赵光义

年过百岁鬓如鸦,到处安然便是家,
醉后有时相诘问,更言我解种黄芽。

缘识·雅颂文章顺化风

宋代:赵光义

雅颂文章顺化风,馨香不必在芳丛。
阳和远近随田亩,春雨如膏有大功。

缘识·手谈胜负观其智

宋代:赵光义

手谈胜负观其智,敛迹藏锋不自制。
傲慢因从贪上亏,侵他理路无深计。
何龌龊,何凝滞,
率尔图谋太容易。恃嶮揄扬似等闲,
更翻劫子速求毙。欺他不见心先喜,
秪对前人失局势。已死更填随手下,
童蒙拙格一般艺。

缘识·五色云烟聚十洲

宋代:赵光义

五色云烟聚十洲,蓬莱海浪压鳌头。
化成宫阙遥瞻礼,大众神仙玉洞游。

缘识·如梦复性坐

宋代:赵光义

如梦复性坐,寻思境外忙。
因缘开利钝,语默自清凉。

回文偈四首·{上缺}深意大谁教

宋代:赵光义

{上缺}深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

逍遥咏·逍遥安且定

宋代:赵光义

逍遥安且定,但信莫怀疑。
大海波中水,狂风树摆枝。
乐天分造化,慧眼细观之。
方寸无诸恶,恒将利益持。

缘识·秋鏁烟岚日未曦

宋代:赵光义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
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
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缘识·照烛灵源理甚长

宋代:赵光义

照烛灵源理甚长,直须清净有馨香。
俱含万像人难见,郁郁黄花翠竹光。

缘识·时流求法界

宋代:赵光义

时流求法界,问取本真诠。
了悟空皆寂,心明海月圆。

缘识·天心即是道

宋代:赵光义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
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
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
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

缘识·丽句冥搜得

宋代:赵光义

丽句冥搜得,灰心大道尊。
从人言澹薄,古僻是玄门。

缘识·从小莫颠謏

宋代:赵光义

从小莫颠謏,长大始成人。
经史须勤学,然可待尊亲。
勿谈他已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
好事審还听,憎爱去贪恋。
我即说分明,试逸绝骄矜。
孺子受天廕,不织不蚕耕。
愿尔多聪悟,孝顺於君父。
逆耳必从之,少欲减嗔怒。
谨守作童儿,缘是正禺痴。
重贵在心知,认取世间为。

赵光义简介

赵光义简介资料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