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张道洽 > 张道洽古诗词大全

张道洽的诗

本页收录张道洽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张道洽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张道洽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张道洽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张道洽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梅花二十首 其六

宋代:张道洽

政尔寒阴惨淡时,忽逢孤艳映疏篱。
金紫气味无人识,玉雪襟怀只自知。
竹屋纸窗清不俗,茶瓯禅榻两相宜。
花边不敢高声语,羌管凄凉更忍吹。

梅花七律 其四

宋代:张道洽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腊前恰见无多蕊,天下还他第一春。
香在雪天孤有韵,影于月地四无邻。
逃禅未到天然处,笔底如何写得真。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四

宋代:张道洽

春脚到寒枝,诗情满雪篱。
每留孤鹤伴,不遣一蜂知。
风漏腊前信,月描尘外姿。
忆从归阆苑,终岁祇君思。

梅花七律 其九

宋代:张道洽

藓护苔封白玉柯,沍寒蓦地转阳和。
任枯半树韵尤古,纔放一花春已多。
神倩满庭明月写,香随隔水晚风过。
古今真爱梅人少,愿祀诗家始祖何。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三

宋代:张道洽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雪里孤花发,山中一段清。
几回和月看,独立到参横。
不傍人篱落,谁唿石作兄。

梅花二十首 其七

宋代:张道洽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
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
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五

宋代:张道洽

万壑寒皆沍,孤根暖自生。
不随千卉艳,独负一身清。
水际寒香迥,窗间夜影横。
舆臺桃李辈,谁弟又谁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四

宋代:张道洽

疎疎竹外枝,短短水边篱。
南雪若相避,东风殊不知。
兰荃皆弱植,桃杏总凡姿。
坐叹逋仙远,清宵费梦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八

宋代:张道洽

何处出斜枝,茅檐自竹篱。
首回春一盼,最与月相知。
严冷冰霜面,清癯山泽姿。
几番将鹤去,倚树说相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六

宋代:张道洽

突出一清枝,孤村雪拥篱。
韵无凡眼识,香有自心知。
不是神仙骨,何缘冰玉姿。
看看金鼎实,此味几人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九

宋代:张道洽

有月色逾淡,无风香自生。
霜崖和树瘦,冰壑养花清。
政尔疎还冷,忽然斜又横。
千林成独韵,难弟又难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六

宋代:张道洽

苍虬百岁枝,残雪数家篱。
点俗那能染,孤芳只自知。
肯回桃李面,要是雪霜姿。
不见紫芝久,悠悠使我思。

岭梅

宋代: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七

宋代:张道洽

不与百花竞,春风蓦地生。
故将天下白,独向雪中清。
我辈诗仍要,谁家笛自横。
岁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二

宋代:张道洽

古藓护疎枝,幽花发短篱。
唯宜霜月照,莫遣雪风知。
数点玲珑玉,三生洒落姿。
自从窗外见,风味至今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

宋代:张道洽

朔风吹石裂,寒谷自春生。
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园林千树秃,篱落一枝横。
佩芷兼怀玉,悠然见此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二

宋代:张道洽

苔封鹤膝枝,流水绕疏篱。
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风流无俗韵,恬澹出天姿。
霜月娟娟夜,吾今见所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一○

宋代:张道洽

雪后半横枝,溪边一带篱。
春从穷腊透,香报老夫知。
淡月弄疎影,嫩寒含令姿。
天涯值西子,牢落慰吾思。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五

宋代:张道洽

不带吟诗癖,缘何太瘦生。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格外宫粧别,天然画轴横。
涪翁太多可,唤作水仙兄。

梅花二十首 其一

宋代:张道洽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纔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许,传得仙人服玉方。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三

宋代:张道洽

半枯顽铁石,特地数花生。
迥立风尘表,长含水月清。
屋头寒岭瘦,门外小溪横。
万里今为客,相看如弟兄。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二○

宋代:张道洽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
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
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

梅花二十首 其九

宋代: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稍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张道洽简介

张道洽简介资料 张道洽(一二○五~一二六八),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歷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有《实斋花诗》四卷(《千顷堂书目》),已佚。清吴允嘉抄《南宋群贤小集》中存《梅花诗》一卷。事见《桐江集》卷一《张泽民诗集序》、《瀛奎律髓》卷二○。 张道洽诗,据《瀛奎律髓》卷二○及《宋百家诗存》等书所录,去其重复,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