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于成龙 > 于成龙的名言名句

于成龙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于成龙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于成龙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于成龙经典语录或喜欢的于成龙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26.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27.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28.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29.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0.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31.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32.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3.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4.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5.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6.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37.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38.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展开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煖,何苦锦绮炫鲜洁。

    总然遮得七尺体,一般寒暑无差择。

    土壁茅檐尽可居,何苦栋宇雕丹碧。

    总然住得百年身,一般坐卧无奇特。

    留得甘旨养父母,何苦鼎烹宴宾客。

    留得膏粱饱妻儿,何苦冶游费杯席。

    留得馀财周宗族,何苦邀福事仙佛。

    留得馀粟散乡党,何苦信邪求巫觋。

    慎勿徵歌爱选声,慎勿贪淫爱渔色。

    慎勿画船竞箫鼓,慎勿宝马装鞍勒。

    酒楼茶肆切莫登,法物玩器切莫觅。

    入庙烧香都是虚,演戏酬神亦无益。

    江宁秦淮苏虎丘,扬州红桥好风月。

    人道快游名胜场,我道浪费金钱窟。

    更有不肖少赢馀,便思嫖赌任抛掷。

    百万呼卢豪自誇,十千缠头狂不惜。

    又有无知好斗强,听信刁唆事告讦。

    苞苴甘作暮夜馈,囊橐罄供胥吏掇。

    非徒作孽招人祸,定应召怒遭天殛。

    或流异乡为乞丐,或陷非类为盗贼。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

    趁此丰年有收成,大家撙节莫狼藉。

    减得一分存一分,省得一粒存一粒。

    如此积累少至多,九年馀三三馀一。

    纵值荒凶可无患,奚忧冻馁虞匮绌。

    莫待无时思有时,常将有日思无日。

    若要饱食与煖衣,只须勤耕与力织。

    俭为至宝一字箴,民安物阜无奇术。

    所期盛世致太平,不愿麟游与凤集。

    但愿菽粟如水火,鼓腹含哺忘帝力。

    上为国家养元气,下为烝黎储命脉。

    共迎天贶答君恩,熙熙攘攘乐无极。

    我今作歌劝遒人,遍宣金口与木舌。

    尔民各宜书一通,毋为负我婆心切。

    于成龙:《劝民节俭歌

  • 39.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40.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 41.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展开

    心最慈,刃最毒。

    心上如何放把刀,做来忍字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钻出头来丧身命。

    这把刀,按得下,任他凶险也不怕。

    只要时时忍在胸,自然利刃都无锋。

    古来多少能忍汉,百般磨练成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吴民。

    吴地虽饶民鲜朴,江北江南异风俗。

    江北好勇多轻生,江南好讼多速狱。

    好勇皆由不忍来,细嫌小隙搆祸胎。

    或因图产争田屋,或因贪利谋钱财。

    或因狂戏竞口角,或因酣酗迷酒杯。

    或持刀棍或拳脚,一时厮打劝不开。

    强者既伤弱者死,惹成人命酿成灾。

    凶首抵偿斩与绞,造意加功罪不小。

    馀人也要杖一百,祸到头来悔迟了。

    牵累父母与妻孥,株连證佐及邻保。

    本无夙怨非深雠,不能忍耐寻烦恼。

    在人止丧一条命,自己身倾家复扫。

    几番敲夹方成招,无限痛苦吃刑拷。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

    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

    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岂知自尽不抵命,近来禁例甚分明。

    徒然短见填沟渎,纵有真冤那得伸。

    空撇妻儿抛骨肉,重泉风雨泣冥冥。

    皆因一念不能忍,多少倾家与丧身。

    乃若好讼尤可异,事起睚眦极微细。

    不肯按住心头刀,非争名利只争气。

    一投旋棍及讼师,教唆扛帮无不至。

    弥天架谎云雾遮,平地生波风浪沸。

    赚将片纸入公门,要歇手时也无计。

    书吏承行便索钱,差役执票先讲费。

    有司择肥纵饱婪,过客抽丰作芳饵。

    不是豪衿出把持,定有劣绅来护庇。

    到得衙门临审时,铺班使用都周致。

    一家赢了一家输,讼师挑拨燄更炽。

    道府告过又到司,更将院状包投递。

    耸动发审与亲提,上司差票如雷厉。

    解户歇家争共攒,罪名赃赎谁相替。

    连年屡月不得休,贷尽亲朋卖田地。

    妻啼子哭家业消,讼师衙役欣得意。

    早使当时忍须臾,岂至今朝空懊悔。

    试观不忍致百殃,方知忍字召千祥。

    我且细说你细听,忍中妙义难思量。

    除却臣忠与子孝,天伦大义首纲常。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

    若使夫妻共能忍,岂致反目生乖张。

    若使朋友共能忍,岂教谷风兴怨伤。

    若待妯娌能以忍,满门和气自吉昌。

    若待婢仆能以忍,合家鼓舞争趋跄。

    若待姻亲能以忍,有时急难来相商。

    若待邻里能以忍,有时贫乏常相帮。

    见人一味只谦逊,不使势力逞刚强。

    乡党孰不相敬重,面前背后齐称扬。

    岂直善名播当世,定教默祐感上苍。

    富贵之人固要忍,忍能造福逾绵长。

    贫贱之人尤要忍,忍则安分作善良。

    读书之人须要忍,磨穿铁砚登庙堂。

    力田之人须要忍,滴尽汗血充仓箱。

    行商坐贾须要忍,和气不怕走津梁。

    佣工作匠须要忍,小心不怕缺衣粮。

    圣门言恕我言忍,一字终身用不尽。

    若教用得忍字来,境到逆时都是顺。

    也无愁,也无闷。

    眼底胸中本荡平,那有五岳起方寸。

    不虑穷,不虑困。

    水到渠成听自然,却有天公暗帮衬。

    在昔唐时张公艺,百口同居传九世。

    天子亲幸问其由,手书一纸百忍字。

    忍能睦族能齐家,旌表门闾称高义。

    我今治国如治家,视尔万民如子弟。

    但能刻刻忍在心,何难子孝与弟悌。

    不斗狠,不忿戾,太和宇宙皆元气。

    毋争讼,毋好事,各安耕凿享乐利。

    一忍不为少,百忍不为多。

    忍得终身坦荡荡,忍得片刻笑呵呵。

    无灾无祸好快活,大家来听忍字歌。

    于成龙:《忍字歌

于成龙简介

于成龙介绍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