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的诗
本页收录于成龙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于成龙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于成龙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于成龙代表作品、或喜欢的于成龙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清代:于成龙
阴陵古道照残阳,策蹇荒茔吊楚亡。
血洒西风猿啸月,气吞白帝剑生霜。
贞魂傍逐乌骓逝,烈骨长凝碧草香。
行客莫知悲舞意,春来疑作妒新妆。
陰陵古道照殘陽,策蹇荒茔吊楚亡。
血灑西風猿嘯月,氣吞白帝劍生霜。
貞魂傍逐烏骓逝,烈骨長凝碧草香。
行客莫知悲舞意,春來疑作妒新妝。
清代:于成龙
冷落荒城又一秋,每逢佳节转添愁。
黄茅嶂远今犹古,白发风凄叹复羞。
菊瘦懒看空泪落,雁回遥望暮云收。
闭门却厌登高去,醉里心魂到故丘。
冷落荒城又一秋,每逢佳節轉添愁。
黃茅嶂遠今猶古,白發風凄歎複羞。
菊瘦懶看空淚落,雁回遙望暮雲收。
閉門卻厭登高去,醉裡心魂到故丘。
清代:于成龙
阴云漠漠朔风寒,雪染征裘行路难。
霰集冰凋怜马滑,花飞枝压总心酸。
离披短袖侵肤润,凛冽长途刺骨瘢。
更憾苍头多怨语,何时高卧学袁安。
陰雲漠漠朔風寒,雪染征裘行路難。
霰集冰凋憐馬滑,花飛枝壓總心酸。
離披短袖侵膚潤,凜冽長途刺骨瘢。
更憾蒼頭多怨語,何時高卧學袁安。
清代:于成龙
铜雀空台漳水流,云横烟断笑残丘。
千门锁钥风尘暗,万里河山落日收。
才子文章堪极目,美人台榭半成洲。
英雄一世今安在,明月依然是汉秋。
銅雀空台漳水流,雲橫煙斷笑殘丘。
千門鎖鑰風塵暗,萬裡河山落日收。
才子文章堪極目,美人台榭半成洲。
英雄一世今安在,明月依然是漢秋。
清代:于成龙
政馀空闭目,灯烛忽辉光。
香瓣通三界,人天依粉墙。
朦胧试一看,恻恻使心伤。
政馀空閉目,燈燭忽輝光。
香瓣通三界,人天依粉牆。
朦胧試一看,恻恻使心傷。
清代:于成龙
几人鞅掌几人閒,山里僧家独闭关。
风雨一犁堪自慰,醉归春社月西湾。
幾人鞅掌幾人閒,山裡僧家獨閉關。
風雨一犁堪自慰,醉歸春社月西灣。
清代:于成龙
窗前驯鸽行书案,惊醒主人午梦时。
起坐閒看十七史,古今成败有谁知。
窗前馴鴿行書案,驚醒主人午夢時。
起坐閒看十七史,古今成敗有誰知。
清代:于成龙
数年寒署戴清辉,为恋深恩尚未归。
挟纩何缘同缟带,捉襟殊愧等缁衣。
盾边檄就常摧敌,马上诗成已解围。
敢订中原霖雨足,愿分馀润慰调饥。
數年寒署戴清輝,為戀深恩尚未歸。
挾纩何緣同缟帶,捉襟殊愧等缁衣。
盾邊檄就常摧敵,馬上詩成已解圍。
敢訂中原霖雨足,願分馀潤慰調饑。
清代:于成龙
秦淮襆被急归装,拜母今称八帙觞。
南岳夫人亲授诰,东吴名士尽登堂。
洗心钟磬皈无量,藏血衣冠誓未亡。
谁似一门钟间气,独为家国系纲常。
秦淮襆被急歸裝,拜母今稱八帙觞。
南嶽夫人親授诰,東吳名士盡登堂。
洗心鐘磬皈無量,藏血衣冠誓未亡。
誰似一門鐘間氣,獨為家國系綱常。
清代:于成龙
篱边把酒问青天,何苦繁霜带醉烟。
纵使向荣嗟已暮,更迟疏影益人怜。
籬邊把酒問青天,何苦繁霜帶醉煙。
縱使向榮嗟已暮,更遲疏影益人憐。
清代:于成龙
春来阴雨多,春去晴光好。
花蕊妒蜂须,雏翎惊鹞爪。
柴门留月看,琴阶倩风扫。
物理自如此,莺残茂叶老。
春來陰雨多,春去晴光好。
花蕊妒蜂須,雛翎驚鹞爪。
柴門留月看,琴階倩風掃。
物理自如此,莺殘茂葉老。
清代:于成龙
一般培植百花台,众卉争妍不肯开。
趁取清标须速发,莫虚凉序问将来。
一般培植百花台,衆卉争妍不肯開。
趁取清标須速發,莫虛涼序問将來。
清代:于成龙
石崇豪贵范丹贫,生后生前定有因。
传语世间名利客,不如安命是高人。
石崇豪貴範丹貧,生後生前定有因。
傳語世間名利客,不如安命是高人。
清代:于成龙
中丞秉钺昔行边,屈指捐躯四十年。
马革从容真不愧,熊丸辛苦自堪怜。
河山百战丹心痛,俎豆三迁彤管贤。
忠节并全非易事,几人青史有完编。
中丞秉钺昔行邊,屈指捐軀四十年。
馬革從容真不愧,熊丸辛苦自堪憐。
河山百戰丹心痛,俎豆三遷彤管賢。
忠節并全非易事,幾人青史有完編。
清代:于成龙
才猷当代仰宗工,经济文章自不同。
名著玉堂称绣虎,功齐铜柱集飞鸿。
一身化育钧陶际,万姓生成指顾中。
从此豫州多气象,惟凭湘泽望高嵩。
才猷當代仰宗工,經濟文章自不同。
名著玉堂稱繡虎,功齊銅柱集飛鴻。
一身化育鈞陶際,萬姓生成指顧中。
從此豫州多氣象,惟憑湘澤望高嵩。
清代:于成龙
万里孤舟亦一官,穷途主仆强加餐。
单衣难禦朔风冷,倚户无言白眼看。
萬裡孤舟亦一官,窮途主仆強加餐。
單衣難禦朔風冷,倚戶無言白眼看。
清代:于成龙
夜静沙寒滩水鸣,云横露冷渡浮萍。
星垂两岸青燐见,故遣幽人撒网惊。
夜靜沙寒灘水鳴,雲橫露冷渡浮萍。
星垂兩岸青燐見,故遣幽人撒網驚。
清代:于成龙
驱驰王事入彭川,旅舍神宫辞旧年。
七载罗阳梅弄影,三冬蜀道柳含烟。
石龟气负星文粲,林鸟声催草木鲜。
忽忆家乡思对镜,明晨霜鬓独凄然。
驅馳王事入彭川,旅舍神宮辭舊年。
七載羅陽梅弄影,三冬蜀道柳含煙。
石龜氣負星文粲,林鳥聲催草木鮮。
忽憶家鄉思對鏡,明晨霜鬓獨凄然。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