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尹廷高 > 尹廷高古诗词大全

尹廷高的诗

本页收录尹廷高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尹廷高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尹廷高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尹廷高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尹廷高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其二

元代:尹廷高

谁识当年老令威,去家千载尚知归。交游散尽邻人少,只有诸峰绕四围。

燕山闻杜鹘口占三首·其二

元代:尹廷高

黄尘点鬓欠知几,忘却苍苔满钓矶。想是山灵懒驰檄,祗今啼鸟劝人归。

题书示儿

元代:尹廷高

先生堂前白板厨,不藏金玉惟藏书。牙签免讥手未触,非但目览仍腹储。

我无负郭田二顷,家传经训真菑畬。虽然未蒙稽古力,脩身慎行端有馀。

汝曹继志当自勉,勿使贻笑金银车。纵无科目可谋进,诗礼自足光门闾。

当今公卿亦下士,衣冠独许来庭除。达知诸老固有命,大者凤閤小石渠。

一丁不识人所贱,渐弃茟砚归犁锄。语言无味面目俗,名胜安肯临其庐。

少陵觅句示宗武,渊明任运责阿舒。古人训子皆如此,卖金买书非吾疏。

但愿尔辈贤复寿,世世保此安仁居。

南归过钓台

元代:尹廷高

高风千古水漫漫,云压双台暮色寒。惟有倒骑牛背客,月明横笛过严滩。

西湖十咏·其二·苏堤春晓

元代:尹廷高

翰苑仙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观音石

元代:尹廷高

磨尽当年杀气醒,石间髣髴见珠缨。自从放下屠刀后,江上寒潮几度生。

永嘉书所见

元代:尹廷高

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出门见流民,令我心恻然。

十十复五五,乞食相后先。有男方呱呱,中道甘弃捐。

谁无父母心,其势难两全。况遭疫疠苦,十病无一痊。

死者相枕籍,活者难久延。彼哉万钱箸,所厌皆肥鲜。

饿骨半王孙,汝食能下咽。嗟嗟吾赤子,斯食寄之天。

似闻齐鲁郊,斗粟价十千。

出都门

元代:尹廷高

都门晓出兴悠悠,一片归心逐海鸥。马上不吟风雪句,扬鞭指塔认通州。

客中秋社

元代:尹廷高

社日伤心在客中,凄然涕泪落秋风。故乡田土荒芜尽,枉向他州说岁丰。

雪夕

元代:尹廷高

黄叶萧萧下庭树,吟怀浩荡难分付。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

古杭秋·其二

元代:尹廷高

故国无书问,他乡有弟兄。霜风欺老病,江海寄馀生。

黄叶天涯路,清风雨外城。东邻似相恼,深夜捣衣声。

昭君二首·其二

元代:尹廷高

草色犹能白变青,怪渠妍丑一毫争。自缘谋国无长策,枉使毛生受恶名。

书斋即事

元代:尹廷高

看了床头半日书,闲眠欲下静工夫。女童学画宫妆额,偷抹窗前点易朱。

银岭书怀

元代:尹廷高

泥滑滑,泥滑滑,竹鸡雨声相间发。银岭遥遥马戍高,行行白尽征夫发。

征夫发白白如丝,树本欲宁风挠之。壮士心肠类铁石,别离肯作儿女悲。

终南嵩华在何许,我欲登高一怀古。会逐群仙驾紫鸾,咳唾九天落香露。

癸丑元旦即事二首·其二

元代:尹廷高

弟兄遥想颂椒盘,应望天涯忆岁寒。归雁纷纷空北向,更无一字寄平安。

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其三

元代:尹廷高

海宇年来喜晏安,减租时拜一分宽。太平莫道全无象,好向莺花静处看。

题秋山晚色图

元代:尹廷高

千峰含翠入高寒,咫尺生绡眼界宽。开尽黄花归未得,霜林红叶画中看。

四瑞名山古佛

元代:尹廷高

琉璃光里人间晓,俨若灵山未散时。不是青衣轻漏泄,个中消息有谁知。

读史有感

元代:尹廷高

白浪排空孤岛绝,黑风翻海万樯折。天高茫茫叫不闻,一夕貔貅化鱼鳖。

开边大将知何人,扁舟独脱蛟龙穴。残兵夜度辽东城,道旁寡妻正啼血。

燕山闻杜鹘口占三首·其一

元代:尹廷高

蜀魄千年西复西,何时风隔别幽栖。中原万里多芳树,却傍五云深处啼。

靖康北狩

元代:尹廷高

舟楫江南方运石,兵车漠北又通金。唤回艮岳游仙梦,五国城中夜雪深。

癸丑元旦即事二首·其一

元代:尹廷高

客窗曙色渐朦胧,不觉微和上笑容。乡梦醒来残烛在,东风吹送景阳钟。

舟中夜兴

元代:尹廷高

枯苇萧萧搅客眠,夜深灯火照邻船。□□□□□□□,风雪蓬窗万里天。

郗令尹四望亭

元代:尹廷高

双溪绕郭山为城,四山叠翠如画屏。溪山深处着小亭,林塘潇洒蒲荇青。

令君公馀澹无营,来此环眺心目醒。洞庭八荒皆户庭,手挥五弦水泠泠。

虞博士扁所居东西曰陶曰邵以寓尚友古人之意各赋一首·其二

元代:尹廷高

髣髴行窝旧典型,神游八极手鞭霆。群儿斗草春风乱,欹枕窗前看画屏。

尹廷高简介

尹廷高简介资料 尹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