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许浑 > 许浑古诗词大全

许浑的诗

本页收录许浑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许浑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许浑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许浑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许浑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江楼夜别

唐代:许浑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寓怀

唐代:许浑

南国浣纱伴,盈盈天下姝。盘金明绣带,动珮响罗襦。
素手怨瑶瑟,清心悲玉壶。春华坐销落,未忍泣蘼芜。

茅山赠梁尊师

唐代:许浑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学仙二首 二

唐代:许浑

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一

唐代:许浑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羣。
海鰌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稜分。
虎迹空林雨,猨声绝岭云。
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贻终南山隐者

唐代:许浑

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秦楼曲

唐代:许浑

秦女梦余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
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重游郁林寺道玄上人院

唐代:许浑

藤杖叩松关,春溪劚药还。雨晴巢燕急,波暖浴鸥闲。
倚槛花临水,回舟月照山。忆归师莫笑,书剑在人间。

寄殷尧藩先辈

唐代:许浑

十载功名翰墨林,为从知己信浮沈。青山有雪谙松性,
碧落无云称鹤心。带月独归萧寺远,玩花频醉庾楼深。
思君一见如琼树,空把新诗尽日吟。

故洛城

唐代: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送李秀才

唐代:许浑

南楼送郢客,西郭见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掉,桂酒掩余尊。
重此一留宿,前村烟水昏。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唐代:许浑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久闲生髀肉,多寿长眉毫。
客棹春潮急,禅斋暮雪高。南濡一回首,山碧水滔滔。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

唐代: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寄远

唐代:许浑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臺。
碧云空断鴈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讌二首 一

唐代:许浑

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亭臺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和人贺杨僕射致政

唐代:许浑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宿水阁

唐代:许浑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
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

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

唐代:许浑

来暮亦何愁,金貂在鹢舟。
斾随寒浪动,帆带夕阳收。
布令滕王阁,裁诗郢客楼。
即应归凤沼,中外贊天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一

唐代:许浑

权门阴奏夺移才,驲骑如星堕峡来。
鼌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贞魂误向崇山殁,冤气疑从汩水回。
毕竟功成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 一

唐代:许浑

绿云多学术,黄发竟无成。
酒纵山中性,诗留海上名。
读书新树老,垂钓旧矶平。
今日悲前事,西风闻哭声。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

唐代:许浑

征夫天一涯,醉赠别吾诗。雁迥参差远,龙多次第迟。
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

村舍二首 二

唐代:许浑

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山迳晓云收猎网,水门凉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
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郁林寺

唐代:许浑

台殿冠嵯峨,春来日日过。水分诸院少,云近上方多。
众籁凝丝竹,繁英耀绮罗。酒酣诗自逸,乘月棹寒波。

翫残雪寄江南尹刘大夫

唐代:许浑

艳阳无处避,皎洁不成容。
素质添瑶水,清光散玉峯。
眠鸥犹恋草,栖鹤未离松。
闻在金銮望,羣仙对九重。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二

唐代:许浑

京洛多高盖,怜兄剧断蓬。
身随一劒老,家入万山空。
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无人知此意,甘卧白云中。

许浑简介

许浑简介资料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成元年受卢钧邀请,赴南海幕府,后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