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辛弃疾 > 辛弃疾的名言名句

辛弃疾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辛弃疾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辛弃疾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辛弃疾经典语录或喜欢的辛弃疾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26.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展开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

  • 27.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展开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28.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展开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 29.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展开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 30.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展开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31.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展开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32. 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展开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 33.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展开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 34. 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展开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 35. 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展开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辛弃疾:《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

  • 36. 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展开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

  • 37.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展开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 38.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展开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

  • 39. 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展开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

    休感慨,浇酃渌。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辛弃疾:《满江红·倦客新丰

  • 40. 腰间剑,聊弹铗。展开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玉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 41. 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展开
    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
    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纇。
    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
    夷齐心著肩,欲间使分背。
    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
    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
    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
    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
    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
    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
    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
    太清点浮云,谁令久滓秽。
    指挥俄顷间,急雨破春块。
    开豁喜新辟,逼仄忘旧碍。
    得非神禹手,勇凿耻不逮。
    又如持金篦,刮膜生美睐。
    渠言农去草,见恶佩前诲。
    主人吟古风,格调剧清裁。
    我评此章句,真是杜陵辈。
    入蜀脚未定,欲掷石笋退。
    火与金水同,其石为铄粹。
    劝君莫放手,玉石恐俱碎。
    累然颈下瘿,割之命随溃。
    此石幸胜之,此举君勿再。
    姑置毋多谈,俱想增胜槩。
    会当携酒去,物理剖茫昧。
    此邦刘知道,光焰文章在。
    今将清风峡,与岩传百代。

    辛弃疾:《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 42. 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展开
    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
    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纇。
    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
    夷齐心著肩,欲间使分背。
    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
    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
    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
    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
    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
    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
    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
    太清点浮云,谁令久滓秽。
    指挥俄顷间,急雨破春块。
    开豁喜新辟,逼仄忘旧碍。
    得非神禹手,勇凿耻不逮。
    又如持金篦,刮膜生美睐。
    渠言农去草,见恶佩前诲。
    主人吟古风,格调剧清裁。
    我评此章句,真是杜陵辈。
    入蜀脚未定,欲掷石笋退。
    火与金水同,其石为铄粹。
    劝君莫放手,玉石恐俱碎。
    累然颈下瘿,割之命随溃。
    此石幸胜之,此举君勿再。
    姑置毋多谈,俱想增胜槩。
    会当携酒去,物理剖茫昧。
    此邦刘知道,光焰文章在。
    今将清风峡,与岩传百代。

    辛弃疾:《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

  • 43.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展开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44.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展开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45. 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展开
    爱。不数日,风雨摧败殆尽。意有感,因效介庵体为赋,且以菖蒲绿名之。丙辰岁三月三日也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瓢零速。莫怨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年频自卜。老爱遗编难细读。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辛弃疾:《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

  • 46.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展开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 47.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展开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 48.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展开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

  • 49.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展开
    方人也实施字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辛弃疾:《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

  • 50.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展开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辛弃疾:《送剑与傅岩叟·莫邪三尺照人寒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