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吴当 > 吴当古诗词大全

吴当的诗

本页收录吴当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吴当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吴当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吴当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吴当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其二

元代:吴当

缅焉兴怀,古道是式。

惟心之宜,至当有则。

明良诗·其五

元代:吴当

硕硕元勋,后先四王。

维君之明,维臣之良。

先子讲道濂溪书院今四十馀年·其三

元代:吴当

春雨黄精似玉

蔡氏藏先世诰敕

元代:吴当

无复前朝旧典型,百年文物尽凋零。

蔡家孙子风流在,爱惜黄麻似六经。

观弈图

元代:吴当

仙人棋局静忘机,松下灵芝似玉肥。

樵客归时柯已烂,云间谁制芰荷衣。

立春日

元代:吴当

年年此日客殊方,谁拟今年住九江。

花鸟春愁诗漫兴,乾坤元气酒难降。

乡心华盖云千里,病目匡庐雪一窗。

到处青山薇可食,老来何必泪双双。

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为太常院使礼部尚书新其二

元代:吴当

冥鶤化翮向南飞,栖息安危各有时。

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户晓光迟。

青山是处瞻龙气,紫阁何年睹凤仪。

自叹蓬莱常五色,上林曾宿最高枝。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其七

元代:吴当

既曰寿只,实在宁只。

夙夜凊温,庶其敬止。

送陈廷佐高州路教授

元代:吴当

江州义门天下传,君今分教岛云边。

百蛮俎豆先王学,列坐弦歌弟子员。

鹦鹉园林春似海,秭归风雨夜如年。

宦情莫叹微班冷,禄米分时蚌蛤田。

送李伯微山东廉使赋华不注峰

元代:吴当

华峰秀亭亭,缥缈风雨会。

湖光纳空翠,元气蓄冥昧。

云来泰山颠,日出方丈外。

孤根奠地轴,万木动天籁。

危攀望不极,高致君应最。

使节无滞留,都人仰旌旆。

宣圣庙

元代:吴当

百年如见鲁灵光,一炬堪怜瓦砾场。

秋水满池门独在,古槐依旧带斜阳。

读史·其六

元代:吴当

女祸几令社稷危,安刘一语已先知。

良平无术强根本,功在诸君左袒时。

掀篷图

元代:吴当

清江杨丞天下奇,每能拈笔写横枝。

暗香疏影黄昏后,曾忆掀篷对月时。

王继学赋柳枝词十首书于省壁至正十有三年扈跸滦阳左司诸公同追次其七

元代:吴当

新赐金鞍选日骑,玉钗斜插两鬟垂。

长条拂着珍珠帽,只许东风细细吹。

彦脩秘监作亭阶前栽竹一个名一竿亭咸为赋诗

元代:吴当

公子孤标绝世奇,亭前栽竹静相宜。

苍龙垂影云千尺,翠袖临风玉一枝。

特操不随春色改,高情只许岁寒知。

江头留得扁舟在,何日从君独钓时。

相疑

元代:吴当

向国应无计,归田屡作期。

江湖身病日,松柏岁寒时。

老鹤云千里,惊乌月一枝。

人生各有志,物态莫相疑。

大雪

元代:吴当

萧萧惊朔雪,浩浩怒天风。

虎穴先朝事,鹅池半夜功。

中原思将帅,乱世识英雄。

今古兴亡迹,乾坤阖辟中。

咏怀旧隐十五首·其五

元代:吴当

西斋风月好,庭草到阶前。

春服趋童冠,秋声杂诵弦。

题诗黄叶上,拄竹白云边。

俛仰成今古,销魂为黯然。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元代:吴当

旌棨将军第,今联孔子堂。

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

义训三迁旧,家声五桂香。

城南天咫尺,驻屐许相将。

仙游观紫云亭

元代:吴当

山色更深处,烧丹仍筑亭。

春云瞻紫气,夜月卷黄庭。

种竹堪扶老,栽松已伏苓。

何时解尘鞅,来写换鹅经。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九

元代:吴当

予忝承学,子实名裔。

自顾无闻,祇用生愧。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一

元代:吴当

春木载荣,朝阳孔曦。

悠悠白云,华盖之西。

野航亭为陈晋赋

元代:吴当

山人筑居青涧傍,数间矮屋如舟航。

清风粼粼白石烂,满目野水凝秋光。

浴水凫鹭閒来去,凭栏总是沧洲趣。

竹间凉月白纷纷,更似芦花最深处。

高情阅世犹虚舟,久矣委心从去留。

秋风不待归张翰,夜雪每疑来子猷。

儿童忽报前川涨,云雾轩窗九天上。

故园梦断酒初醒,落日遥闻采莲唱。

西安城边芳草多,乱汀横渚尽烟波。

纫兰为佩寄远道,又恐閒门无客过。

迢递江南望江北,住久岂知身是客。

多情我自爱桐乡,自信鸥盟寒不得。

亦有扁舟彭蠡宾,别却槎头今几春。

明朝便合投簪笏,向子亭边与卜邻。

读史·其五

元代:吴当

四海为家辨本支,大封同姓奠邦基。

留侯漫使储君固,遗毒无端及爱儿。

述感十五首·其十五

元代:吴当

世自馀蛇豕,人犹慕凤麟。

节旄寒在牧,鈇钺暗生尘。

有梦能归国,无邻可避秦。

几年江海上,老泪独沾巾。

吴当简介

吴当简介资料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