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的诗
本页收录翁卷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翁卷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翁卷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翁卷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翁卷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翁卷
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
唯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鹊来巢木末,鼋出戏蒲根。
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城隅古謝村,博士草堂存。
唯見煙霞起,全無市井喧。
鵲來巢木末,鼋出戲蒲根。
消得吟詩客,憑欄看幾番。
宋代:翁卷
行遍东南地,曾看江水源。
袖藏勾漏药,身是老君孙。
去住云相似,枯荣事不论。
九华峰最碧,相对旧柴门。
行遍東南地,曾看江水源。
袖藏勾漏藥,身是老君孫。
去住雲相似,枯榮事不論。
九華峰最碧,相對舊柴門。
宋代:翁卷
几日溪篷下,低垂困水程。
喜因山县泊,略向岸汀行。
闻笛生羁思,看松减宦情。
遥知此夜月,必照故山明。
幾日溪篷下,低垂困水程。
喜因山縣泊,略向岸汀行。
聞笛生羁思,看松減宦情。
遙知此夜月,必照故山明。
宋代:翁卷
病来形转瘦,老忘出家年。
对客多无语,贪闲懒赴缘。
一斋能过日,几世已修禅。
住傍观音阁,门前有井泉。
病來形轉瘦,老忘出家年。
對客多無語,貪閑懶赴緣。
一齋能過日,幾世已修禅。
住傍觀音閣,門前有井泉。
宋代:翁卷
燕本昔如此,清名千载垂。
谁将囊米施,自拾束薪炊。
柳影连山阁,湖波浸竹篱。
朝昏无别事,只是欲吟诗。
燕本昔如此,清名千載垂。
誰将囊米施,自拾束薪炊。
柳影連山閣,湖波浸竹籬。
朝昏無别事,隻是欲吟詩。
宋代:翁卷
一池寒水绿粼粼,池上初梅白未匀。
谁念酒旗飞动处,唐朝曾住作诗人。
一池寒水綠粼粼,池上初梅白未勻。
誰念酒旗飛動處,唐朝曾住作詩人。
宋代:翁卷
湖水添时宿雨晴,野禽无处不春声。
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湖水添時宿雨晴,野禽無處不春聲。
萬株楊柳青如昨,全是東風染得成。
宋代:翁卷
莫怪繁霜满鬓侵,半年长路几关心。
还家点检家中物,依旧清风在竹林。
莫怪繁霜滿鬓侵,半年長路幾關心。
還家點檢家中物,依舊清風在竹林。
宋代:翁卷
相见即相亲,吟坛得几人。
扁舟当是日,胜赏共闲身。
山雨曾添碧,湖风不动尘。
晚来渔唱起,处处藕花新。
相見即相親,吟壇得幾人。
扁舟當是日,勝賞共閑身。
山雨曾添碧,湖風不動塵。
晚來漁唱起,處處藕花新。
宋代:翁卷
名与金山并,僧言景更幽。
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
曾是龙为宅,还疑蜃吐楼。
他乡远归者,望此得停舟。
名與金山并,僧言景更幽。
寺無雙嶼近,地占一江浮。
曾是龍為宅,還疑蜃吐樓。
他鄉遠歸者,望此得停舟。
宋代:翁卷
借问经行处,羣仙第几家。
晴檐鸣雪滴,虚砌影梅花。
香爇何年柏,芽煎未社茶。
道人三四辈,相对诵南华。
借問經行處,羣仙第幾家。
晴檐鳴雪滴,虛砌影梅花。
香爇何年柏,芽煎未社茶。
道人三四輩,相對誦南華。
宋代:翁卷
一枕庄生梦,囘来日未衙。
自煎砂井水,更煮岳僧茶。
宿雨消花气,惊雷长荻芽。
故山沧海角,遥念在春华。
一枕莊生夢,囘來日未衙。
自煎砂井水,更煮嶽僧茶。
宿雨消花氣,驚雷長荻芽。
故山滄海角,遙念在春華。
宋代:翁卷
未委海潮水,往来何不闲。
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
渔舸汀鸿外,僧廊岛树间。
晚寒难独立,吟竟小诗还。
未委海潮水,往來何不閑。
輕煙分近郭,積雪蓋遙山。
漁舸汀鴻外,僧廊島樹間。
晚寒難獨立,吟竟小詩還。
宋代:翁卷
荆吴中隔万山遥,那得相逢话寂寥。
长忆梅花好时节,访君船泊古枫桥。
荊吳中隔萬山遙,那得相逢話寂寥。
長憶梅花好時節,訪君船泊古楓橋。
宋代:翁卷
陇上穷年不辍耕,风吹纠笠自翾轻。
攒眉且复看天醉,枵腹谁能与命争。
李实于今难仲子,柳条何似问先生。
不须远觅王官谷,雁荡峰头云自横。
隴上窮年不辍耕,風吹糾笠自翾輕。
攢眉且複看天醉,枵腹誰能與命争。
李實于今難仲子,柳條何似問先生。
不須遠覓王官谷,雁蕩峰頭雲自橫。
宋代:翁卷
数载不相见,师应长闭关。
香烟前代寺,秋色五峰山。
棋进僧谁敌,琴余鹤共闲。
几时重过我,吟话此林间。
數載不相見,師應長閉關。
香煙前代寺,秋色五峰山。
棋進僧誰敵,琴餘鶴共閑。
幾時重過我,吟話此林間。
宋代:翁卷
不知何代寺,寺向一溪分。
幽磴稀来往,闲僧绝见闻。
尘昏金佛相,藓断石碑文。
渔子并樵客,炉烟此处焚。
不知何代寺,寺向一溪分。
幽磴稀來往,閑僧絕見聞。
塵昏金佛相,藓斷石碑文。
漁子并樵客,爐煙此處焚。
宋代:翁卷
独立高城四望低,望中无物不堪题。
欲知春事几深浅,芳草青青犹未齐。
獨立高城四望低,望中無物不堪題。
欲知春事幾深淺,芳草青青猶未齊。
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方斗岩村)人,工诗,以诗游士大夫间。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最年长。 由于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一生都为布衣。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