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遵的诗
本页收录汪遵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汪遵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汪遵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汪遵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汪遵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汪遵
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萬事銷沈向一杯,竹門啞軋為風開。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夢來。
唐代:汪遵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呌一声齐。
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天明待汝啼。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呌一聲齊。
開關自有馮生計,不必天明待汝啼。
唐代: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觀迹成文代結繩,皇風儒教浩然興。
幾人從此休耕釣,吟對長安雪夜燈。
唐代:汪遵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衆又闻。
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漢朝卿相盡風雲,司馬題橋衆又聞。
何事不如楊得意,解搜賢哲薦明君。
唐代:汪遵
玉貌何曾为浣沙,只图句践献夫差。
苏臺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玉貌何曾為浣沙,隻圖句踐獻夫差。
蘇臺日夜唯歌舞,不覺幹戈犯翠華。
唐代: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猨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不肯迂回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
至今祠畔猨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
唐代:汪遵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漾舟雪浪映花顔,徐福攜将竟不還。
同作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
唐代:汪遵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勐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
勐将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
唐代:汪遵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
唐代:汪遵
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秦季賢愚混不分,隻應漂母識王孫。
歸榮便累千金贈,為報當時一飯恩。
唐代:汪遵
猎猎朱旗映彩霞,纷纷白刃入陈家。
看看打破东平苑,犹舞庭前玉树花。
獵獵朱旗映彩霞,紛紛白刃入陳家。
看看打破東平苑,猶舞庭前玉樹花。
唐代:汪遵
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崑崙水别流。
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隋皇意欲泛龍舟,千裡崑崙水别流。
還待春風錦帆暖,柳陰相送到迷樓。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裡連雲際,争及堯階三尺高。
唐代:汪遵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花貌年年溺水濱,俗傳河伯娶生人。
自從明宰投巫後,直至如今鬼不神。
唐代:汪遵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臺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禮士招賢萬古名,高臺依舊對燕城。
如今寂寞無人上,春去秋來草自生。
唐代:汪遵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劒可吹毛。
西秦北趙各稱高,池上張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親擊缶,相如有劒可吹毛。
唐代:汪遵
百里能将济勐宽,飞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百裡能将濟勐寬,飛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闾裡逢災沴,猶祝當時卓長官。
唐代:汪遵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嫁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陸困泥蟠未适從,豈妨耕嫁隐高蹤。
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卧龍。
唐代:汪遵
九酝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
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九醞松醪一曲歌,本圖閑放養天和。
後人不識前賢意,破國亡家事甚多。
唐代:汪遵
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
光武重興四海甯,漢臣無不受浮榮。
嚴陵何事輕軒冕,獨向桐江釣月明。
唐代:汪遵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唐代:汪遵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斾亦西还。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晉鄙兵回為重難,秦師收斾亦西還。
今來不是無朱亥,誰降軒車問抱關。
唐代:汪遵
鼓声连日烛连宵,贪向春风舞细腰。
争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桡。
鼓聲連日燭連宵,貪向春風舞細腰。
争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桡。
唐代:汪遵
夹浪分堤万树余,为迎龙舸到江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夾浪分堤萬樹餘,為迎龍舸到江都。
君看靖節高眠處,隻向衡門種五株。
唐代:汪遵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失卻青絲素發生,合歡羅帶意全輕。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汪遵,宣城人,幼为县吏,后辞役就贡。咸通七年,登进士第。诗一卷。 遵,宣城人,与许棠同乡。幼为小吏。咸通七年登进士第。流寓楚卒。王渔洋《五代诗话》作楚人。(《四部业刊》影印明刻本《诗话总龟》作江遵,周本淳校点本据清抄本改善汪遵,今据改。下同。另参张忱石《全唐诗人名索引》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