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修的诗
本页收录王仲修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王仲修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王仲修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王仲修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王仲修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王仲修
绿槐疏影满花砖,首夏清和未暑天。
进食门前金合人,唐装宫女听传宣。
綠槐疏影滿花磚,首夏清和未暑天。
進食門前金合人,唐裝宮女聽傳宣。
宋代:王仲修
欲晓初闻长乐钟,一庭残月海棠红。
如何借得徐熙手,画作屏风立殿中。
欲曉初聞長樂鐘,一庭殘月海棠紅。
如何借得徐熙手,畫作屏風立殿中。
宋代:王仲修
冒腊交春日向迟,雪残鳷鹊已多时。
宫桃红小匀丹脸,御柳黄深展翠眉。
冒臘交春日向遲,雪殘鳷鵲已多時。
宮桃紅小勻丹臉,禦柳黃深展翠眉。
宋代:王仲修
四海梯航贺岁元,千官环佩拜中天。
愿从今日称觞后,舜殿垂衣一万年。
四海梯航賀歲元,千官環佩拜中天。
願從今日稱觞後,舜殿垂衣一萬年。
宋代:王仲修
锡宴便倾光禄酒,赐袍还照上林花。
衣冠盛事堪书日,六世词科只一家。
錫宴便傾光祿酒,賜袍還照上林花。
衣冠盛事堪書日,六世詞科隻一家。
宋代:王仲修
月沉天角晓星明,上直妆成趁五更。
昨夜宣徽进言曲,仙韶院里未知名。
月沉天角曉星明,上直妝成趁五更。
昨夜宣徽進言曲,仙韶院裡未知名。
宋代:王仲修
尧舜慈仁性自然,爱民如子食为天。
都门瑞雪深盈尺,彤管应书大有年。
堯舜慈仁性自然,愛民如子食為天。
都門瑞雪深盈尺,彤管應書大有年。
宋代:王仲修
玉箫声里酌玻璃,风腊旍旗卷绛霓。
星渚月斜珠露重,银河流水亦东西。
玉箫聲裡酌玻璃,風臘旍旗卷绛霓。
星渚月斜珠露重,銀河流水亦東西。
宋代:王仲修
晓风薄薄透罗衣,桃李芬芳长旧围。
雨过御沟春水满,小滩风月漱珠玑。
曉風薄薄透羅衣,桃李芬芳長舊圍。
雨過禦溝春水滿,小灘風月漱珠玑。
宋代:王仲修
国家三岁一郊天,万骑云从锦绣鲜。
陟降圆坛彻黄道,更虚小次特升烟。
國家三歲一郊天,萬騎雲從錦繡鮮。
陟降圓壇徹黃道,更虛小次特升煙。
宋代:王仲修
艾虎钗头映翠翘,菖蒲泛酒舞宫腰。
不须更铸江心照,皇帝聪明一似尧。
艾虎钗頭映翠翹,菖蒲泛酒舞宮腰。
不須更鑄江心照,皇帝聰明一似堯。
宋代:王仲修
璧月珠星应律灰,两班称庆一阳回。
九韶声里千秋曲,五色云中万寿杯。
璧月珠星應律灰,兩班稱慶一陽回。
九韶聲裡千秋曲,五色雲中萬壽杯。
宋代:王仲修
玉钺光华引六虬,天街万烛拥宸游。
端门五夜开黄幄,月在蓬山顶上头。
玉钺光華引六虬,天街萬燭擁宸遊。
端門五夜開黃幄,月在蓬山頂上頭。
宋代:王仲修
太平无事似熙丰,天乐声和下帝宫。
禽鸟也能知乐事,宫莺娇醉弄春风。
太平無事似熙豐,天樂聲和下帝宮。
禽鳥也能知樂事,宮莺嬌醉弄春風。
宋代:王仲修
画栋宵寒燕未来,江南谁寄一枝梅。
闰年雪后春工晚,羯鼓催花满槛开。
畫棟宵寒燕未來,江南誰寄一枝梅。
閏年雪後春工晚,羯鼓催花滿檻開。
宋代:王仲修
蒙金衫子郁金黄,爱拍伊州入侧商。
人道飞琼元自瘦,娉婷偏称窄衣裳。
蒙金衫子郁金黃,愛拍伊州入側商。
人道飛瓊元自瘦,娉婷偏稱窄衣裳。
宋代:王仲修
节纪天宁里社鸣,猗兰今日圣人生。
如何表得千年瑞,万里黄河一带清。
節紀天甯裡社鳴,猗蘭今日聖人生。
如何表得千年瑞,萬裡黃河一帶清。
宋代:王仲修
大晟修成六律新,铿锵雅韵格三灵。
殿前九奏人心悦,定有来仪凤舞庭。
大晟修成六律新,铿锵雅韻格三靈。
殿前九奏人心悅,定有來儀鳳舞庭。
宋代:王仲修
殿外轻寒一凭栏,春衫初试觉微宽。
钗头故插宜男草,图得君王带笑看。
殿外輕寒一憑欄,春衫初試覺微寬。
钗頭故插宜男草,圖得君王帶笑看。
宋代:王仲修
日斜未掩苑东门,池面风烟向晚昏。
谁道荷花娇欲语,夜来露冷却无言。
日斜未掩苑東門,池面風煙向晚昏。
誰道荷花嬌欲語,夜來露冷卻無言。
宋代:王仲修
玉阑万朵牡丹开,先摘姚黄献御杯。
翠幙重重围绕定,料应蜂蝶不曾来。
玉闌萬朵牡丹開,先摘姚黃獻禦杯。
翠幙重重圍繞定,料應蜂蝶不曾來。
宋代:王仲修
春风来自斗杓东,万物欣欣鼓舞中。
凤纸催裁宽大诏,拂明宣下未央宫。
春風來自鬥杓東,萬物欣欣鼓舞中。
鳳紙催裁寬大诏,拂明宣下未央宮。
宋代:王仲修
银河初转水横流,星史人催报晓筹。
金凤凰门开万钥,玉蟾蜍影挂西楼。
銀河初轉水橫流,星史人催報曉籌。
金鳳凰門開萬鑰,玉蟾蜍影挂西樓。
宋代:王仲修
房星烨烨照明堂,陟配神皇咏我将。
憷惕孝思霜露感,如山降福自穰穰。
房星烨烨照明堂,陟配神皇詠我将。
憷惕孝思霜露感,如山降福自穰穰。
宋代:王仲修
元夜笙歌满上都,九霄皓月舞蟾蜍。
烛龙穿仗来天际,万叠黄云覆帝车。
元夜笙歌滿上都,九霄皓月舞蟾蜍。
燭龍穿仗來天際,萬疊黃雲覆帝車。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珪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攻媿集》卷七五《跋王岐公端午帖子》)。八年,以着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着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同上书卷四○一)。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珪诉冤,尽复珪故官謚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