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况的诗
本页收录田况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田况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田况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田况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田况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田况
曲终甚喜询前事,自言本是都知子。
当时此地最繁华,酒酣不觉恣矜夸。
若使斯人解感伤,岂能终老爱琵琶。
曲終甚喜詢前事,自言本是都知子。
當時此地最繁華,酒酣不覺恣矜誇。
若使斯人解感傷,豈能終老愛琵琶。
宋代:田况
先生尝此傲明时,绿袖清波万古奇。
应有好名心未息,滩头洗耳欲人知。
先生嘗此傲明時,綠袖清波萬古奇。
應有好名心未息,灘頭洗耳欲人知。
宋代:田况
醒时莫忆醉时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风光宜共釂,劝君不要半酣归。
醒時莫憶醉時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風光宜共釂,勸君不要半酣歸。
宋代:田况
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
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
江渎祠前有流水,懽注蓄洩为池塘。
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
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
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
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
岂如高斋涤百虑,危坐自造逍遥乡。
長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氣伏藏。
溫風淟涊郁不開,流背汗浃思清涼。
江渎祠前有流水,懽注蓄洩為池塘。
沈沈隆廈壓平岸,好樹蔭亞芙蕖香。
登舟命酒賓朋集,逃暑大飲宜滿觞。
絲竹聒耳非自樂,肆望觀者如堵牆。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頗困炎景長。
今晨縱遊不覺暮,形為外役暑亦忘。
豈如高齋滌百慮,危坐自造逍遙鄉。
宋代:田况
澹静姿仪简旷纵,结菴深对大茅峯。
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慵。
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
几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澹靜姿儀簡曠縱,結菴深對大茅峯。
坐忘世故愁應少,道斷人情語亦慵。
萬裡信音憑鶴到,一廚煙火倩猿供。
幾時歸侍虛皇駕,七色霞衣九色龍。
宋代:田况
景至履佳辰,朝祖着国令。
黄宫启潜萌,紫宇晨荫映。
阳德比君子,吾道实可庆。
矧丁皇运亨,遇主尧舜圣。
坤维最远方,拙者此尸政。
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
幸足宣上恩,惟恐盭物性。
良时不易得,行乐未为病。
高会纵嬉游,丰岁愈繁盛。
兴衆助驩欣,寄情于俚咏。
景至履佳辰,朝祖着國令。
黃宮啟潛萌,紫宇晨蔭映。
陽德比君子,吾道實可慶。
矧丁皇運亨,遇主堯舜聖。
坤維最遠方,拙者此屍政。
雅俗舊儒文,民牒少訟争。
幸足宣上恩,惟恐盭物性。
良時不易得,行樂未為病。
高會縱嬉遊,豐歲愈繁盛。
興衆助驩欣,寄情于俚詠。
宋代:田况
感帝开鸿绪,薰风正阜生。
亿年逢景运,万国贊丕平。
瑞霭承龙阙,晨曦启凤城。
胪宾趋陛墄,乐舞备韶英。
译导来珍贡,酺懽洽颂声。
曼龄均庆祝,闿泽慰羣情。
地有扪参远,人怀就日诚。
愿将民共乐,聊以报皇明。
感帝開鴻緒,薰風正阜生。
億年逢景運,萬國贊丕平。
瑞霭承龍阙,晨曦啟鳳城。
胪賓趨陛墄,樂舞備韶英。
譯導來珍貢,酺懽洽頌聲。
曼齡均慶祝,闿澤慰羣情。
地有扪參遠,人懷就日誠。
願将民共樂,聊以報皇明。
宋代:田况
飞阁穹隆轶翠烟,盂兰盛会衆喧阗。
且欣酷暑从兹减,渐有凉风快夕眠。
飛閣穹隆轶翠煙,盂蘭盛會衆喧阗。
且欣酷暑從茲減,漸有涼風快夕眠。
宋代:田况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
日气薰花色,韵光徧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鞦韆。
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衆音方杂沓,余景更留连。
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
春山寒食節,夜雨晝晴天。
日氣薰花色,韻光徧錦川。
臨流飛鑿落,倚榭立鞦韆。
檻外遊人滿,林間飲帳鮮。
衆音方雜沓,餘景更留連。
座客無辭醉,芳菲又一年。
宋代:田况
赤精流景铄,朱夏向清和。
绀宇修祠盛,华封祝庆多。
簪裳千载遇,钟梵五天歌。
远俗尤熙泰,皇猷信不颇。
赤精流景铄,朱夏向清和。
绀宇修祠盛,華封祝慶多。
簪裳千載遇,鐘梵五天歌。
遠俗尤熙泰,皇猷信不頗。
宋代:田况
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
寸壤不容隙,仅能充岁粮。
间或容堕孏,曷能备凶痒。
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野氓集广鄽,衆贾趋宝坊。
惇本诚急务,戒其靡愆常。
兹会良足喜,后贤勿忽忘。
蜀雖雲樂土,民勤過四方。
寸壤不容隙,僅能充歲糧。
間或容堕孏,曷能備兇癢。
所以農桑具,市易時相望。
野氓集廣鄽,衆賈趨寶坊。
惇本誠急務,戒其靡愆常。
茲會良足喜,後賢勿忽忘。
宋代:田况
齐民聚百货,贸鬻贵及时。
乘此耕桑前,以助农绩资。
物品何其伙,碎璅皆不遗。
编䉲列箱筥,饬木柄镃錤。
备用诚为急,舍器工曷施。
名花藴天艳,灵药昌寿祺。
根萌渐开发,蔂载相参差。
游人衒识赏,善贾求珍奇。
予真徇俗者,行观亦忘疲。
日暮宴觞罢,衆皆云适宜。
齊民聚百貨,貿鬻貴及時。
乘此耕桑前,以助農績資。
物品何其夥,碎璅皆不遺。
編䉲列箱筥,饬木柄镃錤。
備用誠為急,舍器工曷施。
名花藴天豔,靈藥昌壽祺。
根萌漸開發,蔂載相參差。
遊人衒識賞,善賈求珍奇。
予真徇俗者,行觀亦忘疲。
日暮宴觞罷,衆皆雲适宜。
宋代:田况
春山缥翠一谿清,满路游人语笑声。
自愧非才无异绩,止随风俗顺民情。
春山缥翠一谿清,滿路遊人語笑聲。
自愧非才無異績,止随風俗順民情。
宋代:田况
丽日照芳春,良会重元巳。
阳滨修祓除,华林程射技。
所尚或不同,兹俗亦足喜。
门外盛车徒,山半列鄽市。
彩堋飞镝远,醉席歌声起。
回头望城郭,烟霭相表里。
秀色满郊原,遥景落川涘。
目倦意犹远,思余情未已。
登高贵能赋,感物畅幽旨。
宜哉贤大夫,由斯见材美。
麗日照芳春,良會重元巳。
陽濱修祓除,華林程射技。
所尚或不同,茲俗亦足喜。
門外盛車徒,山半列鄽市。
彩堋飛镝遠,醉席歌聲起。
回頭望城郭,煙霭相表裡。
秀色滿郊原,遙景落川涘。
目倦意猶遠,思餘情未已。
登高貴能賦,感物暢幽旨。
宜哉賢大夫,由斯見材美。
宋代:田况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郛,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畴隠遥坝,弱柳垂芳津。
逻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初歲二之日,言出東城闉。
缇騎隘重郛,淤車坌行塵。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疇隠遙壩,弱柳垂芳津。
邏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時,孝思情則均。
歸途喧鼓铙,聚觀無富貧。
坤隅地力狹,百業常苦辛。
設微行樂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宋代:田况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余。
三春虽宴赏,四野犹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踰。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纵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慈惠未为大,大者其忘诸。
昔年張複之來乘寇亂餘。
三春雖宴賞,四野猶艱虞。
遂移踏青會,登舟恣遊娛。
戒備漸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茲五十年,材哲不敢踰。
愚來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畫船滿江隅。
輕桡下奔濑,縱輿臨精廬。
因思賢守事,所作民乃孚。
慈惠未為大,大者其忘諸。
宋代:田况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
郊外融和景,濃于城市中。
歌聲留客醉,花意盡春紅。
遊人一何樂,歸馭莫怱怱。
宋代:田况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羣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迴,寒余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闲,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疎,无庸答宸造。
歲曆起新元,錦裡春意早。
诘旦會朋寀,羣遊候驺導。
像塔倚中霄,翚檐結重橑。
随俗縱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裡如指掌,萬象可窮讨。
野闊山勢迴,寒餘林色老。
遨賞空闾巷,朅來喧稚耄。
人物事多閑,車馬擁行道。
顧此歡娛俗,良慰羁遠抱。
第憂民政疎,無庸答宸造。
宋代:田况
千骑出重闉,严祠浄宇邻。
映林沽酒斾,迎马献花人。
艳日披江雾,香飈起路尘。
韶华特明媚,不似远方春。
千騎出重闉,嚴祠浄宇鄰。
映林沽酒斾,迎馬獻花人。
豔日披江霧,香飈起路塵。
韶華特明媚,不似遠方春。
宋代:田况
龙断争趋利,仁园敞邃深。
经年储百货,有意享千金。
器用先农事,人声混乐音。
蚕丛故祠在,致祝顺民心。
龍斷争趨利,仁園敞邃深。
經年儲百貨,有意享千金。
器用先農事,人聲混樂音。
蠶叢故祠在,緻祝順民心。
宋代:田况
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
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徧得无。
萬裡銀潢貫紫虛,橋邊螭辔待星姝。
年年巧若從人乞,未省靈恩徧得無。
宋代:田况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
惟兹全蜀区,民物繁它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香烟浮。
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
衯裶合绣袂,轣辘驰香辀。
人声震雷远,火树华星稠。
鼓吹匝地喧,月光斜汉流。
懽多无永漏,坐久凭高楼。
民心感上恩,释呗歌神猷。
齐音祝东北,帝寿长嵩邱。
予嘗觀四方,無不樂嬉遊。
惟茲全蜀區,民物繁它州。
春宵寶燈然,錦裡香煙浮。
連城悉奔骛,千裡窮邊陬。
衯裶合繡袂,轣辘馳香辀。
人聲震雷遠,火樹華星稠。
鼓吹匝地喧,月光斜漢流。
懽多無永漏,坐久憑高樓。
民心感上恩,釋呗歌神猷。
齊音祝東北,帝壽長嵩邱。
宋代:田况
浣花溪上春风后,节物正宜行乐时。
十里绮罗青盖密,万家歌吹绿杨垂。
画船叠鼓临芳溆,彩阁凌波汎羽巵。
霞景渐曛归櫂促,满城懽醉待旌旗。
浣花溪上春風後,節物正宜行樂時。
十裡绮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溆,彩閣淩波汎羽巵。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懽醉待旌旗。
宋代:田况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高閣長廊門四開,新晴市井絕纖埃。
老農肯信憂民意,又見笙歌入寺來。
田况(一○○五~一○六三),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后徙信都(今河北冀县)。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隆平集》卷一一本传)。举贤良方正,累擢知制诰,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至和元年(一○五四),充枢密副使。嘉祐三年(一○五八)转枢密使,次年因疾求退,以太子少傅致仕。八年卒,年五十九。謚宣简。有《金岩集》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今存《儒林公议》二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田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二有传。今录诗二十五首。